本文由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2519字,阅读大约需8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别看现在都开始强调人文素养,咱有一说一,数理化的重要性丝毫不减,其中尤以数学为重。就目前情况来看,数学仍然是全年段都最能拉分的科目。大量事实表明,小学高年段是孩子数学成绩分化的起点。
正是从四五年级开始,不少孩子发现数学难了、无聊了、学不会了、甚至不想学了,于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像以前那般高了,这是常有的事。本文将为家长们分析其中原因,并给出两个有意义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小学高年段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分界岭为什么高年段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分界岭?首先需要从人的认知心理机制说起。所谓认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人的智力。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曾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岁以后)。儿童的智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最终达到成年水平。
儿童步入小学高年段时的年龄,不出意外正是儿童智力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年龄。后者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即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不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也能进行抽象思考,可是他们需要依赖具体事物才能充分发挥。可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只需要运用符号就能直接进行抽象思考。
举例来说吧,当你问一个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小明高于小平,小平高于小东,小明和小东谁高"时,她能很快回答。但你要说:"A>B,B>C,A与C哪个大"时,她却会陷入思考。这在我们成人看来分明有着相同本质,然而孩子偏就看不出来。
翻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本,孩子们将从这里开始面对一个他们之前从未见过的难题——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可以被看成未知数被引入的前兆。对未知数、方程和方程组的思考需要儿童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而拥有初步的抽象思考能力。不少家长会发现正是从方程和未知数学习开始,孩子们的成绩开始出现分化了,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你别看班级里孩子们学着一样的内容,上着一样的课,有着一样的老师,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很可能却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孩子努不努力问题,也不是孩子天生笨不笨的问题,也可能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