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暂缓“独立”了。日前,作为“母体”的绍兴文理学院官方表态:按规定程序听取各方意见后决策,再向上报请“转设”。
“转设”一词,指独立院校成规模后会脱离母体学校,真正独立。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属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独立学院,也就是常说的“三本”。转设意味与举办校解除原有办学协议,与母体高校脱钩,或者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或者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
前不久,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就转设成为了公办本科院校;而诸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则成功转设为武汉学院,成为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本科院校。这些独立学院之所以能转设为公办本科院校,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其办学水平,有的独立学院在浙江省一本招生,录取分数超过部分省内公办普通高校,用分数打出了“独立学院”独立的实力。
而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这般,在转设过程中遇到阻力的情况,也并不鲜见。主要还是在校师生担心权益受损。从独立学院转为公办本科学院还好,如果转为民办本科院校,失去了母体高校的光环,学生就业考研都难免受到影响。毕竟当下的学历鄙视链条上,三本还是在民办院校的前面。另外,交给母体高校的高额“分手费”也是一些独立学院转设路上的拦路虎。
2008年,教育部发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全国300多所本科院校,仅有六七十所完成转设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转设的条件不够成熟、不具备“断奶”、单飞的实力。比如,规定要求校园土地面积必须在500亩以上,师资以及设备等办学指标必须按普通本科条件配置。而脱离了母体之后,不仅无法凭借母体校文凭招生,师资、课程质量都难以保证。
但转设仍是独立学院的必然之路。独立院校创办的初衷在于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资源不足问题,为了解决扩招与政府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从效果来看,独立学院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弥补教育投入不足、扩大招生满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是一种混乱下的繁荣。独立学院成功嫁接了公办高校资源和资本力量,同时具有公办和民办的双重属性,其实是通过模糊不清的办学属性和产权关系,利用公办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品牌效应获得发展便利与优势。
这种“双重属性”为独立学院带来了便利和优势,也带了被人诟病的地方,一方面挤它占了公办高校资源,另一方面也对民办高普通校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毕竟戴着公办大学的“帽子”。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进入大众化阶段只是一步之遥,独立学院的社会基础和法理基础都不复当年。营造一个规范发展、公平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内,迫切要求独立学院转设,明确办学属性和产权关系,进行公平竞争。
当前,独立学院自身面临的多方位挑战,也要求独立学院进行转设。生源总量下降的挑战,公办院校质量、内涵提升的压力,各类中外办学项目的竞争,都给独立学院带来竞争压力。
依托母体高校办学有利也有弊,比如,在专业和学科上复制母体学校,导致缺乏办学特色;办学管理体制僵化、办学机制不够灵活等,都是制约独立学院提升竞争能力的不利因素。而且,母体所带来的光环效应也在递减。如果继续保持这种尴尬的身份,对于未来发展也不利,跟公办高校相比,它属于民办,不能享受公办高校的政策待遇,而与民办高校相比,它被列入公办序列,不能享受民办的扶持政策。
至于转设之后如何走?研究表明,转设成功的独立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积累了一点的办学资源和办学基础,过往的办学过程中并不是对母体学校的简单照搬或者纯粹附庸。这一方面更有利于其达到转设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转设后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凝聚办学特色,稳定以及提升办学水平,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基础。
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最关键的莫过于找准自身定位,结合现有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走应用型大学之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是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
独立学院要真正“独立”,不能躺在母体大学上“打擦边球”,甚至忽悠考生,相反要用自己的毕业生、用高招成绩、用办学特色为自己“带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