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建校117年,校门历经多次变迁,每一次变迁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叙说的历史。校庆之际,让我们打开层层叠叠的校门,走进复旦大学117年的光荣岁月。
始于1905,校门里承载的,是教育救国的梦想
邯郸路上,有两座重要的复旦校门。一个古朴,在西边守望雕梁画栋典雅园林;一个庄重,在中间迎来送往群英荟萃。
1920年,复旦大学在江湾第一次安了家。时任校长李登辉几度亲自募捐,筹得一定款项,为复旦买下了第一个永久性校址。从此,偏僻的江湾旧貌换新颜,复旦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老校门,正是那时唯一一扇复旦大门。老校门上盖琉璃瓦,飞檐翘角,兽吻为饰,大门正面中央有圆形铜质校徽,上方横挂了23年之久的校名匾,书势雄健、笔力浑实的“复旦大学”四字由民国元年前在吴淞复旦公学毕业、留校专做学生工作的苏莘题写,牌楼背面悬挂“敬业乐群”横匾。
但人们在抚摸那门栅中央的校徽时会发现,复旦的历史,尚要从更远的地方说起——
复旦的建立始于马相伯校长的教育救国实践。
作为一名爱国人士,马相伯认为,“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因此他立志要办一所与欧美并驾齐驱的新式大学。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国家命运岌岌可危。马相伯将家产青浦、松江良田共计三千亩捐献给耶稣会用以兴办一所西式学堂,将其命名为“震旦学院”。
但好景不长,1905年春,由于外籍教师制造事端,妄图夺取学校行政权,愤怒的学生们当即离校,拥戴马相伯另立一所程度相同的、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新校。
六月,复旦呱呱落地。
复旦之创设也,无校舍,借吴淞提镇行辕为之;无教员,以先生私谊集知名之士分任教席,兼以自授,以节支出。“筚路蓝缕,仅具规模,然其教学之精神,与刻苦经营之成绩,实有非一般学校所能及者。”
马相伯不拘一格延揽名士,人格感化深入人心,以救国之心育爱国之才。先生曾语人曰:“中华光复,吾复旦亦光复矣。”复旦从此种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根基。
复旦虽立,却长期无着无落。辛亥革命期间,位于吴淞的复旦校舍被光复军占用,加之经费停发,学校一度濒于停办的边缘。
直到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拨了一万元临时费帮助复旦复校,徐家汇的李鸿章公祠为复旦临时校舍,复旦得以度过难关。
李公祠时期校门
孙中山先生与复旦颇有渊源。后来,为了祝贺复旦搬迁至江湾新校址,孙中山先生应复旦同学之邀在《复旦年刊》上题写“努力前程”四个大字,对复旦寄予了厚望。
事实上,爱国与进步一直是该时期复旦精神的主旋律。
1919年5月6日,当时的国文部主任邵力子在复旦敲响了上海的“五四第一钟”。他于凌晨赶回复旦,敲钟集合同学,报告北京发生的事件,号召复旦同学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举动。复旦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李登辉校长也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主张联合上海各校成立学生联合会。示威游行的学生们涌上街头,赢得了上海工商界的支持,如火如荼的“三罢”斗争形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