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清楚,语文考试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外加记忆力。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语文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甚至有人说高考进入语文为王的时候。的确,在2018年的高考中,传统上一直认为不拉分的语文,却成为考生区分高下的主要科目。看来,对语文的学习,必须要引起考生和家庭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在这里也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希望对希望提高语文成绩的学生能给予一定的帮助。
记忆还要以理解为基础,不然就连最依赖于记忆的默写题都做不了。了解高考题型的人都知道,现在的默写都是给定情景,要求考生填写合适的语句,如果对全文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些句子是不可能精准找到的。
那如何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呢?不二法门就是读和写。有些人可能要问,高中那么紧张的学习,哪里来的时间阅读呢?我想这一方面不要把阅读理解得太狭窄,看一部有质量的电影,和同学辩论,听一番长者的生活感悟,甚至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都可以算作阅读;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时间,越是快节奏,越是挑战一个人时间管理的能力,能不能有效利用好时间,是高效能人士和普通人的重要区别,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经典可以给人极大的启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
阅读理论层面的积累,能很好地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而写作是实践,能有效促进语言的运用能力。有人读了很多书,但是还是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除了方法和质量之外,缺乏写作事件是重要原因。没有天生的写出好文章的人,所有的大作家都是在不断的失败和磨练中逐渐走向成熟的,天才仲永因不能坚持创作而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所以,要想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必须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这不仅仅关系到作文,而且关系到所有主观题的语言的组织,必须予以重视。再说作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占语文总成绩的三分一强,如果作文拿不到高分,语文就不可能拿到高分。
再从题型方面来看,文言文是得分最低的题。这在各省的阅卷报告中都有体现,不管是东部沿海省份,还是周边教育欠发达的省份。所以,文言文一定要尽早开始弥补,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高中文言文课本的内容都偏难;而且文言文光学课本还显得数量不足。要向学好文言文,必须要课外提高阅读数量,在这里我推荐几部文言书,供课外阅读。
1.《史记》
这绝对是文言文入门的首选书籍,语言、体例、思想和情怀,都开风气之先,且堪称典范。它虽然时代久远,语言却不古奥难懂,高中阶段,借助一定的工具书和老师的指导,能够看懂。而且与高考文言文密切相关,高考文言材料大多为人物传记,而纪传体就是由《史记》开创的。
2.《世说新语》
这部著作的特点就是简短,笔记小说的特点就是随手而记,长则几行,短则三言两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为本书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读者读起来就不枯燥。而且因为简短,也便于记忆,可以让学习者产生自豪感,从而产生兴趣。
3.《论语》
《论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已经作为经典渗透民族的血液里。虽然有些文句高深难懂,也有争议,但是篇幅短小,魅力无限,适合有相当文言基础的学子。市面上有许多注释详细的解读本,可选择著名著名出版社的帮助自学。
然后从应试角度来看,要向提高成绩,必须多做题。做题也要有选择的做,首要推荐的就是真题,五年高考试卷,本省使用的要全部做完。有些同学只做选择题,或者不管作文,这都是不对的。复习最大的原则就是要全面,所以做题时不要因为写得多、觉得吃力而放弃。
最后要端正思想,乐于吃苦。因为是母语,好多同学对语文都不够重视,满足于现有成绩,对语文的高成绩缺乏想象。大量时间用来弥补自己的薄弱学科,对语文放弃或者半放弃。这是不对的,任何科目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语文也不例外。薄弱学科要弥补,优势学科一定要强大到收放自如,不然很可能在考场上吃亏。如必背64篇古诗文,背诵虽然枯燥,但必须要下功夫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