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接到一些家长的求助,他们明白,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开始进行运动锻炼,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事,但尽管可能我的读者都有一定健身训练经验,对这个问题却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来指导孩子的运动项目和需要发展的身体素质,毕竟因为发育尚未完成的缘故,孩子与成年人的运动锻炼还有很大差异。
老杨之前对这个领域并没有太多关注,但越来越多的读者求助,使我认识到,如果能够帮他们(哪怕是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老杨搜集了一些信息并整理了思路,希望能够给这些家长朋友一些借鉴和参考。
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分阶段的,所以在不同年龄段,侧重发展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那么给孩子安排什么样的运动内容,就必须符合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家长,让甚至年龄更小的孩子练习举重,并把视频发布到网上,这实在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因为这并不符合孩子的发育规律。
一般认为,孩子直到5岁以后,肌肉才开始迅猛增长,那么在6岁甚至7-8岁(保险起见)之前,你可以逐渐让孩子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但不适宜让孩子去做“重力气活”,例如拔河、举杠铃。
需要明确的是,这篇文章里面并不会明确地告诉家长们,孩子6岁适合练武术,10岁适合打篮球,这样不需要你做任何思考就能照搬的建议,因为:
- 每个地区的流行运动,家长本人的体育偏好,你能够让孩子接触到的运动项目水准高低,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老杨在力量举方面,有不少训练和教学经验,那么自然会倾向于培养孩子对力量的兴趣,效果也当然要比我去给孩子找个不知靠不靠谱的足球教练更好。
- 孩子的兴趣是容易转移的;
所以我们的关注重点,对越小的孩子,越应当分阶段培养他的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在锻炼得来的能力,在不同运动中的迁移性),而不是很小就确定具体项目,确定的运动项目选择,完全可以等更大年龄时再慢慢稳定下来。
- 运动不仅是运动,还承载了对孩子社会人格、价值观的塑造
例如,胆小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对抗项目,不擅交流与表达的孩子,则可能会需要参与更多的团队项目。
遗憾的是,由于体育教育在目前大环境下的弱势地位,我在国内并没有找到成型的针对青少年儿童体育教育的,可执行性很强的指南文件(如果哪位读者有相关的信息,欢迎在本文的留言板里发布出来),唯一找到的一份《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也仅仅只是列出了一些幼儿参加运动的好处与原则,但缺少具体运动项目选择的建议和指导。
于是我转向国外,在搜集到的信息里,《加拿大体力活动指南》,以及《美国K12国家体育课程标准-2013版》,这两份国家层面的标准和建议,我认为具有相当强的参考和指导意义,因此接下来老杨着重把这两份文件里的相关内容,摘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
加拿大体力活动指南一般来说,根据不同年龄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大致可以安排这些运动内容:
- 5岁前:年龄小的可以安排简单运动,例如爬行,走,跑,跳;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学着骑自行车来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 5-7岁:幼年后的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但不能承受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这个阶段重点在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例如趣味性的滑冰、游泳;
- 8-11岁:身体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发展孩子的基础素质,但仍以兴趣导向为主,需要注意避免强对抗、高风险的项目,避免出现损伤,影响孩子的兴趣甚至身体发育。
- 可选择的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舞蹈,这类非身体对抗类的运动。
- 11-14岁:训练中可引入技战术练习,学习更复杂的技能,发展一般力量,强调有氧耐力、柔韧、协调、平衡的提高。
- 15岁之后:可以承受更大的训练强度,例如这个阶段可以安排最大力量的训练了。
下面这份《加拿大体力活动指南》的操作性比较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有更加详细的明确说明。
因已有中文译本,老杨直接把图帖出来。
感谢译者古健—Greg和编辑朱梦麟—山神的辛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