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知行儿女 (原创首发)
Know your strengths, and use them wisely.
了解你的优势,并善加利用。
------------------------------------------------------
父亲 (《父亲》电影主题曲) - 筷子兄弟
词曲:王太利
制作人:赵佳霖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听着老男孩的歌曲,思绪突然集中到了育儿这件事情上。为什么孩子们一定要长大以后才能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我自己是什么时候有所体会的?我的父母在这个方面有过什么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么?
人们常说:人最关键的时期就是0-6岁,从生物学角度来看,6岁人的大脑就基本发育成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婴儿来说,后天环境中越早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事物,包括情感、关系等等,对他身心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我们是不是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洗漱去幼儿园,然后我好去上班。因为今天单位会来一位重要客户,老板希望我们早点过去布置一下会场。我心急火燎,却发现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站在客厅玩玩具。我气坏了,大喊他的名字,并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儿子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傻傻地站在那儿,眼里充满了恐惧,手里还拿着没拼好的磁力棒。等我批评完,儿子怯怯地说:“爸爸,我想拼一个太阳花,你对着太阳花许愿,今天你的生日愿望一定会实现的。”我愣住了,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哽咽在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为时,大人常常会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甚至打骂,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个体,有爱与自主性的心理动力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耐心的交流,而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常常让人身心俱疲、浮躁焦虑,难免迁怒于孩子们。可这些“小蜗牛”却用他(她)们的爱和善良把大人们浮躁的心熨平了。
如果耐心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发现,回报你的,一定是像“太阳花”一般温暖幸福的爱和惊喜。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一个成人如果喜欢喝橙汁而不喜欢喝苹果汁,大家会觉得是天生喜好的差别,但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的话,有可能是第一次喝橙汁是在玩的很开心的时候,包含了很多开心的回忆;还有一次喝苹果汁是因为弄脏了衣服而导致父母吵架而留下了不好的记忆,儿时的感受和习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仔细思考我们拨开表相深入探索发现,其实育儿中面临的种种冲突和矛盾,以及认识误区许多都涉及心理学问题。
来我们通过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简单的了解一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埃里克森是佛洛依德的弟子,他细化和具体化了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这里主要介绍人类12岁前的四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极端无能,无力和无奈,无法自力更生,因此父母的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开始相信别人。0-1岁父母的做法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感,假设一个人对外界不信任,他的一辈子如何能幸福呢?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主要做法包括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第二维护抚养环境的稳定性,不要频繁变换抚养人,否则需要孩子不停去适应。稳定的环境才能造就稳定的心理状态。
(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的阶段
这个阶段父母主要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当孩子因为生理原因还控制不好自己大小便的时候(括约肌要到2岁后才能发展好),父母对孩子的责骂,会导致孩子内心的无奈,同时孩子还会很羞愧和自责,使自己的攻击性转向内部。由于父母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孩子攻击性转向内部,会导致孩子过于羞愧而受父母控制,从而发展不了自我。因为没有尝试就没有自我。很多成年人心理问题都来源于自我没有发展好,中国很多人都没有自我。
父母用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不断学习提升。正确的东西让孩子不断去尝试,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万无一失,而是确保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去勇于尝试,给予尝试的机会,培养能力。这一阶段没有发展好导致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有强迫性和洁癖的人。
(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能力达到飞速发展,包括认知和道德。要多给孩子尝试和操练的机会,不然会导致孩子产生内疚的心理。这个时期同时也是孩子的性欲期,比如男孩子会摸自己的小鸡鸡,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恋父恋母期,非常重要,决定孩子以后的婚姻关系。
(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孩子上小学了,有的父母会说你什么都不要管,只要好好学习。这样的话只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干,请父母破除这样的错误思维。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矛盾点,孩子如果跨越了,叫成长。如果因为父母不恰当的养育,导致孩子没有跨越,就叫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所谓强迫症焦虑症都是。
儿童心理发展的源动力有两个:
养育者对孩子爱的滋养、孩子的自主性(指孩子向外探索和动作)
自主性意味着创造性,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孩子自由的去探索和玩耍,会给孩子成年后带来鲜活的活力和新鲜感。爱和自主性就是孩子力量的来源,也是一个人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基石。
幼儿心理规律: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渴望独立参加社会,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经验及能力有限之间形成矛盾。所有心理发展都是以矛盾为基础,童年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不要站在成年人自己的角度。
教育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掌握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与孩子们交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而非大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
1.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他的内心;
2.认识幼儿心理发展曲线,引导他的成长;
3.学习符合儿童心理学的教养方法,科学育儿;
4.借鉴成长心理学方法,纠正孩子的成长偏差。
每个人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如何影响?在哪些层面影响?我们是怎么长大的?这些都可以从儿童发展心理学里找到答案。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和持续性也影响着孩子青春期心理发展,孩童时期无法跨越的阶段遗留的问题将会积累到青春期爆发,影响孩子平稳渡过,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尽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他们的成长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他们身上错综复杂的一些表象后面,还是隐藏着一些同样的问题。了解这些规律,你就能预测到孩子即将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可能会因为成长而出现的问题;了解孩子各种“不乖”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有助于你了解哪些行为是成长的正常现象,哪些需要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
零经验的父母需要一把“知心”的钥匙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懂点孩子心理学。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可以说,不懂孩子每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就不能进入孩子内心。不懂心理学,就不能打造孩子良好个性。父母如何才能懂点孩子心理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点书,多读点有关于孩子心理学方面的书。
让我们一起多学点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在育儿道路上走得更正和更顺。
感谢您对头条号,您的每一次阅读就是我坚持写的动力,再次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