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理念与方法
(一)常规教学
1.“全科发展”理念
扬长补短,强科更强,弱科提升。
2.“双熟透 一强化”方法
(1)课本熟透(深挖教材,在点上下功夫,在面上抓提升)
(2)高考题熟透(研究好高考试题,强化历年高考试题的训练)
(3)强化模拟训练
①一周一循环:大题一天一题,练习历年高考题,由近及远,能练多少练多少。
②一月一总结:归类总结考点、考法、破题方法、解答思路、易混易错点。
③小题天天练:一周一练;当堂练,当堂讲解、总结、分析、整理(可用两节连在一起
的课)。
3.“325”学讲练法
(1)理念:“人格 才智”、“分数 思维”、“教师多做题、学生练典型”。
(2)适合对象:中等基础及以上学生。
(3)方法内容
①3分学、2分讲、5分练
课堂教学中30%的时间给学生学习、20%的时间给教师讲授、50%的时间用于学生练习。
“3分学、2分讲、5分练”彻底改变教师包讲到底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
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
错易混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怎么讲也不会的不讲”。课堂教学
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组织课堂,边讲边练,做到“讲了再练,练了再讲;学生讲,教师讲,
讲练结合”。
②3目标、2方法、5要求
“3目标”即课堂教学中要达到“升温 升效 升值”的目标。
“2方法”即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点化 点燃”的方法。
“5要求”即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目标指向 自主学习 探究展示 小结归纳 检测反馈”的
要求。
(4)其他内容
①课堂上师生要做到“不预习,不讲解,不练习”。
②课堂上师生要做到“重点知识,学生讲、老师讲”;“重点题,老师讲、学生讲”;“典
型题,慢慢讲、多种方法讲”。
③教学中师生要做到“分点练、分项练、综合练、滚动练”;“学了练、练了讲,边学边
练边讲”。
④教学中师生要做到“小步子、快反馈”;“及时归纳总结、及时复习巩固”。
⑤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留时间给学生记忆背诵、留时间给学生做题、留时间给学生练习、
留时间给学生交流讨论、留时间给学生看课本、留时间给学生参与活动”。
⑥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备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与考评”
等环节。
4.“1、3、7、15、30”复习巩固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
快,并且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
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
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依次按照“隔1天、隔3天、隔7
天、隔15天、隔30天”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二)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原由
教学方式(传统式)与社会考核(选人用人)不相适应。
2.传统教学方式
学生几乎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接受教育。
3.社会考核(选人用人)
由学生说(语言表达、礼仪仪表)来考核评价。
4.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
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5.教学改革措施
(1)不用题海战术。
(2)不延长学习时间,保证学生睡眠。
(3)劳逸结合(注重音乐、体育、美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上下课组织:培养学生礼仪习惯,接受社会检阅。
(5)在学生“讲”上下功夫:课堂展示、活动组织、演讲、辩论、讨论交流等。
(6)做好5个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高考试题研究、同步教辅研究、4~6月全国
各地高考模拟试题(同类地区)研究。
(7)精心备好以下内容:
①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②学生讨论什么问题?
③学生、教师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
④学生练什么?练的目的?练多少?
⑤巩固安排、检查落实,总结提高。
二、德育与综合素质提升
(一)思想品德
1.文明礼仪:礼节礼仪(上下课)、仪表形象、言行举止、谈吐。
2.尊敬师长
3.团结互助
4.卫生习惯
5.爱护公物
6.节约水电
(二)关注时政
1.热点新闻
2.时事教育
3.时事评论
(三)综合素质
1.劳动教育:打扫卫生、维护花木、家务劳动。
2.社会实践: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博物馆、展览馆。
3.课题研究: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
4.主持活动:文体活动、集体活动主持。
5.课堂展示:书写、演讲、辩论、朗读、讨论。
6.参加竞赛:作文、演讲、学科、抢答。
7.社会活动:志愿者、学雷锋、敬老爱幼。
8.社团活动:书法、体育、艺术、文学、民间艺术、优秀传统文化。
9.科技创新:青少年科技竞赛。
(四)综合素养
1.两操一歌一活动
组织好早操、课间操;下午第一节课前高唱班歌;下午放学后组织好课外活动。
做到有激情又有理智。
“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2.竞赛、强基教学
开展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奥赛知识学习,让更多学生通过高
考强基计划、高校专项招生途径进入清华、北大等A类“双一流大学”。
3.阅读(图书馆)
选好图书(名著),开好阅读课,指导好学生课外(假期)阅读。
4.体育课
(1)强化基本素质:短跑、中长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运动台阶试验、肺活量、座位
体前曲等。
(2)体育技能:篮球、排球、足球、铅球、体操、武术、射击等。
5.音乐课
(1)基本乐理
(2)名曲欣赏
(3)名校校歌:清华、北大校歌
(4)乐器演奏
6.美术课
(1)基本功
(2)名画欣赏
7.书法课
(1)基本功训练
(2)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