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投诉称《淘气包马小跳漫画升级版》之《天真妈妈》《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知名儿童读物中出现自*桥段的详细描写。作家杨红樱回应“早在一年前就对这点敏感内容进行了删改,现在的版本已经没有了”;出版社则说:读者买到的是库存,出版社予以更换。对此,大部分网友认为童书不该出现“自*桥段”,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质疑:看个书,就能想到自*?有些家长太矫情了。(6月27日网易新闻)
童书《天真妈妈》出现“哪种自*比较好”的语句;童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中有过分“美化自*”的描写。这些细节被买到该童书的家长读者拎出来,放在公众的视线焦点之上,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大部分网友的非议。
其实,童书中出现“自*桥段”及“美化自*”的描述,不仅仅是家长感觉不妥,就连作者和出版社也认识到错误,承认这样的童书不适应儿童阅读,他们已经对图书中的文章进行了修改,并下架了有争议的童书。然而,有一些读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看一本书,就能诱发孩子自*?这分明是玻璃心,小题大做,家长过于矫情了。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无法完全回避“死亡”的话题,生活在一个没有“死亡”话题的童话世界里。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弥足珍贵的,这更需要家长、学校或幼儿园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我们不是要为孩子搭建一个与“死亡”话题绝缘的世界,而是让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珍贵。
看一本书,未必能诱导孩子自*。可是,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不良书籍,这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客气地说,孩子们经常阅读那些诱导、美好自*的童书,难免会为今后的极端行为埋下祸根。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过滤掉那些诱导自*的书籍、视频、游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那些没有任何甄辨能力的儿童。
目前,我们还没有对图书进行分级。不过,在笔者看来,“童书”这已经是一个明显的级别——它应该是谨慎程度最高的类别。作为阅读人群年龄最低的读物,童书不仅要有童趣、纯洁,更应当过滤掉“毒素”,给与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不放过任何一本有瑕疵的童书,这是家长、作者、出版社应尽的责任。童书出现诱导、美好自*的桥段,这是非常的出版“事故”,岂能轻言放过?家长非议诱导自*的问题童书,这不是矫情,而是对儿童读者负责,无可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