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不怕冷场,当个别孩子回答时的紧张,老师可以等待一会,不急于获得回应。
30、善于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伴随孩子的回应,及时调整目标,尝试生成课程。
31、尊重孩子个体差异,不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孩子。
32、与幼儿互动时,教师运用文明用语,比如:“请说”、“请坐”、“谢谢”等。
33、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不以“答案”来否定孩子的参与。
05 活动(包括自由、区角、户外)34、创设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的环境,让幼儿自主、自由地选择游戏的区域、材料和伙伴。
35、与幼儿交谈时,蹲下身与幼儿平视。
36、当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先制止其行为,并让幼儿去安静的地方冷静5-10分钟,等情绪平复,再与幼儿沟通。
37、当幼儿寻求帮助时,教师应先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发现的确超出孩子能力时,再介入帮忙。
【自由活动】
38、当个别幼儿不愿参与任何游戏时,教师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可以尝试和孩子聊天,了解原因。
39、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争抢玩具时,鼓励孩子之间相互协商,教师不做评判者。
40、在活动后,鼓励孩子收拾区域玩具,整理归纳物品。
41、活动后预留5-10分钟时间,让幼儿分享活动。
42、评价区角活动时注意多维度,结果、过程都要提到。
【区角活动】
43、设计区角活动时要注意有挑战、有创新,还要与教学主题、现实生活有联系。
44、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不要太单一、也不要太复杂。
45、要向孩子们介绍每一个区角的规则,确保大多数孩子理解规则。
46、不要规定区角的玩法,更不要演示“标准玩法”。
47、不要用“禁止玩游戏”来惩罚孩子。
48、注意保存孩子的区角活动时完成的作品。
【户外活动】
49、外出时两教一保分别站在孩子的前、中、后,不用刻意让孩子排成两列纵队,也不要让孩子手牵手。
50、注意检查孩子的着装,不适宜运动的请他在旁边休息,以防事故发生。
51、检查活动场地及器械是否完好、无安全隐患。
52、设计有趣多样的准备活动,保护孩子的身体。
53、讲清楚活动规则,确保大多数孩子理解规则。
54、活动中重点关注个别体弱、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提供帮助。
55、当孩子摔倒时,先检查情况,没什么问题就鼓励孩子站起来。
56、观察孩子出汗的情况,及时让出汗多的孩子休息。
57、设计舒缓轻松的放松运动,结束户外运动环节。
58、午睡前避免剧烈运动,组织好幼儿小便。
59、进入卧室后,幼儿在自己床上脱衣、袜子、鞋子,鞋子放在床下。
60、将脱下的衣服折叠好,放在床下的箱子里。
61、睡觉时注意正确的睡姿,不蒙头、不趴着睡。
62、教师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
63、对于个别睡不着的孩子,教师不强求,可以让孩子闭闭眼睛,休息下。
64、午睡时不要做自己的事,来回巡视观察孩子的状况。
6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开窗或用加湿器,但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