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字,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也非常泛滥。大到爱国,中到爱情,小到爱好,无所不包。爱似乎涵盖了生活的全部,生活的过程就是处理爱的过程,爱和被爱。
但是,在传统的中国,最重要的不是“爱”而是“仁”。政府治理社会应该是“仁政”,做人要“仁义”,同事不叫同事,叫“同仁”。
不过“仁”和“爱”存在密切关联。仁的主要义项就是爱,甚至有时两者等价。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说:“仁,爱也”
爱与仁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追溯到字形、字源上,两者是同源的。下面就剖析一下爱的字形字源,从源头和根本上弄清楚爱的准确含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爱和被爱,更好地去生活。同时,这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仁,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从目前的资料看,爱这个字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且最初存在三种写法、三种字形,分别是:㤅 、愛 、 。但是,他们的基本结构都可以追溯至甲骨文,见上图。
㤅的结构为上旡下心。愛的结构为上旡,中间为心,下边为一个反写的旡。的结构为上既下心。
进一步,从甲骨文字形看,旡可分解为卩加口,上口下卩,只不过口是竖着写的。反“旡”与旡相对称,可分解为㔿加口。卩㔿是对称的。
既则为皀加旡。甲骨文皀与喜共享关键结构,两者存在密切关联。
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看到,“爱”与甲骨文“卿”、“喜”、“夹”、“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总体看,爱的基本字形结构单元有共五个:卩、㔿、口、心、皀。弄明白这五个结构单元的真正含义,是准确理解爱的基本前提。下面分别说一下。
卩㔿这一对对称结构,所描绘的一对结绳在进行比对时的状态,指代一对结绳,其中,卩摆放在右边,为右绳,㔿摆在左边为左绳。
关于“卩”我在前面已经做过很多次讨论。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它是结绳的右绳,尽管其形状很象一个跪着的人,而卩㔿则很象一对面对面跪着的人,但是,这种相似完全是偶然的,实际上与人形完全无关。关于“卩”的真实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记录在根本上是正确的:“卩,瑞信”。现代文字学家基于象形思维,断然否定许慎,而把卩强说成人,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