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呈现情境,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统一。有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仅靠文字去想象,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再创造,将抽象的内容变成有形的具体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凭空想象造成的理解偏颇。另外,多媒体能够利用自身优势,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易于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六年级语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帮助,只靠教师的说和学生的想象,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到地球的美好,也很难想象到地球正在遭受怎样的破坏以及面临怎样的危机,无法激起学生内心对地球的热爱。我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了地球的外形,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从而使学生对地球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当我播放了地球满目疮痍的图片和视频后,学生想保护地球的决心立即被激发了出来。这些多媒体情境的呈现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而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教学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用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作为艺术形式,音乐和文字是相通的,都是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良好方式。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课文内容可以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教师在导入课文时播放一曲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音乐,或者在朗读课文时配上相应的音乐,更能够营造良好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东方之珠》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香港的热爱之情,我在导入环节播放了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东方之珠》。学生通过歌词对香港有了初步认识,从而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此时,教师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讲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表演展现情境,让文字形象化、生活化。情景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是语文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既符合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又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情景剧,能促使他们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其情感体验。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鲜花和星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儿童的生活情趣、热爱身边的美好事物。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显然是有难度的。鉴于此,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丛小草,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小花、星星。接着,扮演小花的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草丛和鲜花头饰,自己似乎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这时,我赶紧引导学生们:“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什么?课文又是怎么写的?”他们踊跃发言,很自然地说出文中优美的描述。就这样,在简单的情景表演中,学生们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中还有很多创设情境的方法。我觉得,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将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科学地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模式,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响应、自主探究。(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柳泉小学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