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唱,则细唱细作;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情,一下子跳过去。一般每台藏戏都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二是“雄”,也就是正戏。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
为了传承藏戏,旦增和他的藏戏演出团的演员们活跃在日喀则的大地上。一次去乡村演出赶上暴雨,在过河时,一位演员掉进了湍急的河流,多亏大家带着绳索,才挽救了那位演员的生命。“演出藏戏,也是要付出生命努力的。”旦增告诉人们。
旦增和他的团队传承藏戏的辛苦付出,感动着无数喜爱藏戏的人们。他们演出的《白玛雯蚌》《苏吉尼玛》《卓瓦桑姆》《智美更登》等藏戏剧目广受推崇。旦增告诉我:“藏戏传承非常有意义,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藏戏这个传统文化,今后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传承力度,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藏戏的魅力,人们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正是这精彩的藏戏,传承着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了人们生活和劳动以丰富多彩。
地雷战让山东海阳蜚声中外,这里的海阳大秧歌同样惊艳美丽中国
山东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抗战时期,这里发生的地雷战故事,如今已经写进了教科书,激励了几代人。
海阳不仅因为《地雷战》的故事享誉中外,与《地雷战》齐名的,是这里风韵独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舞姿豪放,内容向上,风姿火红热烈的海阳大秧歌,是父老乡亲们的最爱。
每年,正月里的海阳大地春意萌动,桃花正在秀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地雷战的故乡”山东烟台海阳市海阳大秧歌团的演员们,在这个季节里忙活起来了,他们一方面走进乡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送上欢快的海阳大秧歌;一方面,接受青岛糖球会组委会以及各地节会的邀请,为四面八方的观众们捧献海阳大秧歌,将海阳大秧歌的欢乐、喜悦以及粗狂和奔放带到各地,一饱人们的眼福,把海阳大秧歌文化传播到了华夏神州。
山东海阳市是革命老区,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海阳。战争年代,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作用。
在海阳,同地雷战一样声名遐迩的还有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成为海阳秧歌文化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