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电视台一位民俗专家介绍,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它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的演员们来自海阳乡村,他们是海阳大秧歌的传人。据海阳电视台一位记者介绍,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秧歌的动作,要求全身都要“活泛”,要“浑身会说话”。动作非常讲究内在力量的扩张,而扩张要靠呼吸来带动,呼吸聚散着内在力量,作用到胸部、胯部,扩展到全身,控制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男演员讲求“铺身刹架”、“脚底生根”、刚柔相济,给人一种沉重、稳健之感觉。女演员讲究心态的表露,追求舒展飘逸,特别强调腰部的灵活性,从而形成海阳秧歌男“提沉”,女“抻拉”的特有韵律和丰富内涵。
海阳秧歌还注重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丰富的舞蹈语汇,从不同角度、用逼真动人、惟妙惟肖的舞蹈语汇抨击邪恶、赞颂真善美。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如今写进了教科书。原总政歌舞团和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而对于游子来说,海阳大秧歌则是乡情的呼唤,海阳大秧歌是他们回家的理由,是足以让他们流泪的情节。
赫哲族独创的捕鱼方法 如今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比赛项目
为了传承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赫哲族人都会集聚在街津口赫哲族渔乡或八岔赫哲族渔乡进行背媳妇撮鱼比赛,以此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这一捕鱼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比赛,和伊玛堪、叉草球等一起,被列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是一位非遗爱好者,这些年在全国各地拍了不少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益很深。听到赫哲族有“背媳妇撮鱼比赛”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立即安排好行程,和北京的几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一起,不远千里赶赴黑龙江省的边城同江市,追寻并拍摄赫哲族人背媳妇撮鱼比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域,以捕鱼狩猎为业,是具有古老而优秀文化的民族,历史上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末革、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有渊源关系。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是在“三江流域”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赫哲族先世古来就有骁勇善战之称,《新唐书》记载说:“惟黑水完强,……人劲健,善步战,喜射猎……。”
抵达哈尔滨,我们又乘火车赶到佳木斯,然后长途汽车奔赴同江,在同江住了一个晚上,最后抵达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乡,一番折腾,大家拍摄的热情丝毫没有削减。同江背媳妇撮鱼比赛源于赫哲族人的捕鱼劳动创造。有史以来,赫哲族人便用桦皮船和木船在三江流域捕鱼。除了用网具捕鱼外,赫哲人还在铁圈上穿插上木棍,在铁圈上编织上渔网,做成撮罗子,站在船上向江水里鱼群密集的水域撮鱼。久而久之,这一撮鱼方式被赫哲族人演变为背媳妇儿撮鱼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