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张署光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黄河——“母亲河”。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离不开黄河,如今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从抓好生态整治、弘扬黄河文化、改善人民生活上保护好黄河,以一抓到底的恒心和韧劲,推动规划政策落地见效,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保护好黄河,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整治。九曲黄河十八弯,东奔入海润齐鲁。山东作为黄河的“最后一站”,在黄河入海口处,一条河黄海清、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一样游向深海。为此,我们要算好环境保护长远账,深入开展工程减排和生态治理,加强沿黄区域管控,清理整顿黄河沿岸污染企业项目,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业固废防治和综合利用、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升环境承载力,筑牢生态防护屏障。
保护好黄河,需要我们保护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古老民俗风俗中有很多来自于黄河文化,例如古老窑洞民居、庙会、皮影、刺绣、面花、剪纸等。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都诞生于孕育农耕文明的黄河流域,流传下许多和祭祀、串亲有关的传统习俗。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延续下来,也伴随运河交通、人口迁徙、政治交流、贸易往来等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的风俗习惯。黄河文化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众多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三月三举行,形成了享誉中华和海外无数华夏儿女追根寻祖的根亲文化,共同守护着属于中华民族的家国记忆。为此,保护好黄河,也是保存好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我们要通过保护传承黄河文化遗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保护好黄河,需要我们聚焦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富民、产业富民、技能富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依靠黄河带动身边的产业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力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城市集约高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比长江多了一份厚重,在泥土的深处藏着华夏的文明,在现代的发展中,积攒着上下五千年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