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关键词课堂教学实录
汪旭升
(本文发表于《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6年4期)
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3.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关键词的理解:好豆—好戏—那夜—乐土。
学情分析
《社戏》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故事,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仿,因此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不会很在意。也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对写作背景不熟悉,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有些问题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疑难问题。
一、检查预习
师:先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浙师大的研究生们。机会难得,希望同学们多表现自己,展示出我们金华五中初一(6)班学生的风采,好不好?
生(齐):好。
师:请一位学生读字词(PPT显示):
归省、行辈、惮、絮叨、凫水、撺掇、踱、潺潺
(师纠正读错的字音,生齐读两遍。)
师:本文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比较长,请同学们把主要事件梳理一下(PPT显示,括号内为空白)。
归省平桥 —(放牛钓虾)—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公公送豆)
(学生速读课文,梳理情节,填补空白。)
二、抓住关键句解读
师:那一夜的社戏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有一句抒情的话,对此事表示怀念。这句话在哪里?
生1:最后一句。
师:(PPT显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很好,关键句往往出现在哪里?
生2:结尾。
师:还有呢?
生3:开头。
师:我们如果能抓住关键句去理解课文,会更加快速有效。关键句里面还要找到关键词,你觉得哪几个是关键词?
生4:好豆、好戏、那夜。
师:好,我们逐一来看。
(一)好豆?
师:好豆,你认为这个豆好吃吗?认为好吃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
认为不好吃的也请举手。(没有人举手。)
师:我以为这个豆是不好吃的,请看——(PPT显示)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师:好吃的话今天也应该一样啊,过了一夜难道这个豆变味了?请你结合课文24到27自然段的内容来说一下。
生1:昨夜的豆是“偷来的”,“偷来的”比“送来的”好吃。
师:“偷来的”有味道。好的,我们想听听不同的声音。
生2:因为那时候伙伴们都已经很饿了,而且很乏力。
师:对,又累又饿,那时候是午夜时分了。时间、地点、人物等角度都可以去考虑,还有什么发现?
生3:那是一群人抢着吃,比一个人吃要有滋味。
生4:自己煮着吃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师:这是丰衣足食?
生4:就是说吃自己动手做的味道更好,更享受。
生5:还有一个,豆不一定是六一公公的,还有些是阿发家的。
生:在野外吃,环境比较好。比如野炊啊,即便是普通的食物但也感觉特别好吃。
师:对,比如这豆,我们放在宾馆吃,放在教室吃,可能味道就没那么好。但在野外,大自然中,而且是在航船上——味道就不同了。回答非常全面,你看,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气氛都有了。所以这豆真的是好豆啊!
(板书:好豆!)
(二)好戏?
师:好,品完了好豆,我们再来品——
生(齐):好戏。
师:戏好看吗?请认为好看的同学先来说。
生1:第22段:“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的留恋之情。
师:那么恋恋不舍,那么留恋戏台,说明是好戏。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2:第20段:“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他认为这折戏很好看。
师:至少这一者戏还是好看的。
生3:他们议论着戏,如果不好看干嘛要议论。
师:那不一定,不好看的戏也要议论的。下面请认为不好看的同学说一说。
生4:第20段:“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看出戏很无聊,小孩子觉得无聊,大的也自己讲话了。
师:有些人都打呵欠了,如果戏好看我想睡都睡不着。很好。
生5:第21段:“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扫兴了肯定不好看了。
师:而且不是一个人的意见,小伙伴们一致认为这样。还有吗?不同角度去细读。
生6:第18段:“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大人也觉得无聊,只顾着吃。
师:嗯,戏不好看只顾着吃了。还有谁补充?
生7:第18段:“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看戏的人很少。老旦都不拿出真功夫给我们看。
师:对,观众少,表演的劲头也少。“我”最想看的是什么?
生8:第19段:“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他自己想看的戏等了很久都没看到。
师: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我”很失望。不是像现在我们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总的来说,这哪里是好戏?这个好戏要加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好戏?)
师:前面认为是好戏的同学,还有什么意见要补充?
生9:第16段最后一句:“而况并没有空地呢……”,没有空地说明人多,所以在大人看来是好戏。
师:如果仅仅关注这个戏的内容,你的确是读不出什么“好戏”来。但如果我把双引号放在“好”这个字上,好戏可以指什么?仅仅指戏的内容吗?如果我们从整个看社戏的过程来看,这算不算好戏呢?
生(齐):好戏。
师:请同学们回看课文,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能不能找出一些依据来。前面已经有同学找到了,看戏后恋恋不舍,说明这戏好。另外还有没有?
生10:我认为这个好戏应该还有在路上看到的风景。
师:自然美景映衬出戏的好。还有吗?
生11:还有第7段,小伙伴撺掇起来去看戏,“我”非常想去看戏,又怕外祖母生气和担心。这个戏吊足了胃口,之前不能去看戏,后来终于可以去了。
师:这个看戏的过程有这么多波折,读起来也是——
生(齐):一波三折。
师:很好,过程有趣。你看那么强烈的愿望落空了,后来又满足了,浑身的轻松啊。还有吗?请看(PPT显示)。
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地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地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师:这段看戏的过程写的很有趣,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很有趣?能读出来吗?
生12:最后一句,“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很好玩。
师:很好玩啊,这是行驶船啊,那看戏的过程呢?
生:我最怕老旦唱,但老旦却坐下来唱了。
师:怕什么来什么。终于出台了,本来唱一下也就算了,但他偏偏还坐下来唱了,好不容易站起来以为他要走了,但是又坐下了,这不是耍我们吗是吧。我们一起把这句齐读一下。
生齐读:“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
师:你说来不来气。这段文字是另一种味道,这种体验是深刻的,是不那么愉悦的深刻,但这种体验有没有价值?你不要以为只有愉悦的体验才有价值,这种体验也是人生的财富是不是。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把无聊至极的内容都可以写得那么有趣,这是文笔上的——一波三折。把看戏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不是鲁迅谁写得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板书)好戏?!
一段文字可以反复来读,既看看内容,也看看写法,才叫读语文。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删减的吗?我们来看看被删减的部分。
投影展示: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地走出了。
师:全文其实看写了三次看戏,两次是近二十年的,一次是小时候。近二十年的我选了一小段,大家快速看一下。对比前两次看戏,我们似乎更能明白“好戏”的含义。投影上是第一次看社戏的过程,找一个成语就知道了。
生:毛骨悚然。
师:而且是在坐板上,和船上相比肯定不舒服。再来看第二次。
投影展示: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醒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师:好看还是难看?
生:难看。
师:找几个词语说一下。难看或难受的理由。
生:胖绅士很挤。
师:鲁迅写的很幽默,他怎么说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这个意思能读懂吧,简单地翻译一下怎么说?
生:胖绅士往前挤了挤,后面空地就没了。
师:大家想,鲁迅是比较瘦的,然后那个胖绅士把肥嘟嘟的肉挤到我身上,大家想想能舒服吗?所以这个拥挤的氛围就有两种含义,在赵庄看戏船堵但人堵不堵?
生:不堵。
师:大自然的感觉,空气令人舒畅啊,所以这里的感觉永远无法与社戏相比的。所以他后来怎么样呢?一起读一下。
学生齐读:“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师:两次看完之后,鲁迅这样感慨——
投影展示: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学生齐读。
师:至于什么时候了?看什么戏?
生:十二三岁,看社戏。
师:什么戏,从这句话中看。
生:好戏。
师:所以,鲁迅是不大会写错的,他用字是很谨慎、很精确的。
绍兴戏台鲁迅故里
【插评】拓展阅读教学曾经很时髦,但也存在一些弊端,诸如:主次不分,原文都没读充分就跑课外去了;时机不当,不是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真需要拓展时适时呈现;简单堆砌,数量太多以致于学生根本来不及看;目的不明确,有的材料甚至没有教学价值等。这里还原了《社戏》的前两次看戏的内容,比较阅读后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原来作者是从这三次看戏的过程对比中来说好戏的。课文编者可能是囿于篇幅而删,但的确给学生带来了不少阅读的障碍,这样的拓展阅读就很有必要。总之,拓展阅读的环节一定要有机融入,与整个教学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