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白想给大家分享一篇二战上岸考生「11」同学的投稿文章,她分享了在家复习备考的经验,对大家都有的参考意义哦。
我本科和工作都在上海,决定辞职考研之后,刚开始是打算和朋友一起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但是后来朋友申请了其他学校,加上本科图书馆不允许毕业生进入,所以干脆选择回家复习。
其实一开始也很忐忑,因为我看过的所有经验分享贴大部分都会写一句话“最好不要在家复习”。
这句话就像心理暗示,让我时刻感觉不安,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加上一个限定条件“无法一个人单独复习的话,最好不要在家复习”。因为并不是所有人离开了图书馆就没法学习,你不行并不代表别人也不行。
毕业之后我就搬回了家,我家附近没有自习室,没有大型图书馆,所以备考期间我完完全全就在我的小房间里复习:学习的桌子走几步就是床,没有熟悉的人一起备考,周末也没有社交,唯一陪伴我6个月复习期的只有每天晚上和爸妈在公园散步。
煽情的话不多说,直接给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在家里安心学习的,特殊性原则请各位在此基础上自行改进。
1、设定目标在家复习就很像自由职业,如果不能安排好任务和时间,很有可能一个月都虚度光阴,对此我将备考期间的目标分为区段目标、月目标、日目标:
1、区段目标
3月~4月:确定目标院校与专业,以防万一可以选择几个备选院校;
5月~6月:第一遍学习与记忆;
7月~9月:所有知识点已经背诵完一遍;
10~11月:反复背诵记忆;
12月:真题模拟,错题重现,适当预测。
2、月目标
每一个月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计划,月初拟定,月末检查完成情况(不必一摸一样,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自由变动)。
3、日目标
每天的计划以及当天有效学习时间记录,推荐番茄todo。
2、定期反思我每一个月都会对当月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比如说英一阅读的错题量如何?本月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专业课犯错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在下一个月有所提升
同时由于在家复习,没有研友进度可以参考,我会定期在小白考研等新媒体平台关注他人进度,做到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行,因为起点不同终点不同,不用要求完全一样。
3、劳逸结合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特别是在家里学习相对较封闭,会产生负面情绪无法排解的情况。
我备考期间心情起伏也很大,而且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新鲜事物的人,在备考期间还入了手帐坑买了一堆东西。
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是:我并不会过分压抑自己,只要我按计划学习,每周都会给自己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来放松。如果过分压抑反而会时时刻刻都想着它,
而且新鲜劲过去了这个坑也无法再分散我的注意力了。
甚至我会将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比如用手帐的方法来记录我每天的状态,这样也有利于反思。
4、兵来将挡在家备考难免会有各种情况,我就遇见了两件比较麻烦的事:
第一件是每到周末晚上,我家楼上的人就会大喊大叫夹杂粗话地打语音电话。
往往持续四个小时左右,鉴于我推测楼上是个情绪暴躁的中年男租户,贴过纸条也没啥效果,我选择了调整自己的时间。
他的固定吵闹时间变成了我的娱乐放松时间,结果是备考期间我看了很多部电影,陶冶了情操。
第二件是总有些人喜欢说三道四打听近况。
我性子比较直当面怼回去过一次,但是在意识到会给爸妈带来不便时,我选择了拒绝接触信息源。
除了晚上和爸妈在公园散步,其他任何事情我都不参与,他人的询问我爸妈也不会二次传达给我,有时候利用好封闭环境反而能收益。
5、想清楚是否在家复习我之所以选择回家复习是做了全方位的考量:
1、在上海租房复习金钱压力大,虽然爸妈负担得起但我会觉得愧疚,这种金钱压力逐渐会转变我的情感压力,考研也是一场心态战,如果一开始就多了一个顾虑对我反而不利。
2、我是一个有自己学习计划和安排的人,学累了我就要放松,饿了就要马上吃饭,状态极差需要及时休息。
我没办法做到和另一个研友保持同步作息和学习时间,也不保证备考期间不会发生冲突,毕竟大家心态都很紧绷,所以我一个人备考反而效率更高。
3、我本科准备期末考试就是在寝室完成的(寝室平常只有我一个人在),早起占座、纠结穿什么吃什么、戴耳机时间久了会很痛等原因会加大我去图书馆学习的难度。
一旦有一个环节出差错我可能就会放弃当天的学习,所以我需要一个自由放飞的环境。
4、我是线下追星女孩,爱豆大部分活动都在上海,没搬回家之前我每场都到了,如果我不回家复习的话很有可能备考期间依旧被追星打断计划,我需要一个远离追星的环境来约束自己。
我说这四点是因为我具备能一个人在家复习的能力,我能且我必须在家复习。如果你是需要在图书馆/自习室里,需要研友陪伴打气分享日常的类型,那可能还是租房在学校附近会更适合你。
如果你已经在家2个月完全没办法静心的话也请及时止损给自己换个环境,毕竟在备考期间,一切都需要给考研让路。
人生还有那么长,何必害怕一时的失败,比起留有空洞的遗憾来说,难道不是有勇气拼搏更值得吗?
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呀!祝大家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