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019年4月3日,北京街头的摩拜单车。 (东方ic/图)
共享单车市场和网约车市场一样,一旦市场集中了,就会涨价,公司就要回本,甚至赚取垄断溢价。
摩拜单车公布新规,从2019年4月8日起,骑车费用将由起步价和时长费两部分组成,起步价15分钟内1元,之后每骑行15分钟,收0.5元时长费,目前只在北京地区实行。
正如创始人胡玮炜所说,资本助推你的,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骑个共享单车,骑出了打车的感觉,不知道北京吃瓜群众的幸福感有没有因此提升。涨价的直接原因,就是摩拜前期烧钱烧太多了。
2018年,整个共享单车进入寒冬,头部玩家ofo处于崩溃边缘,戴威高喊跪着也要活下去。摩拜在经历了各种价格战、烧钱补贴后,最终选择卖身美团。2018年4月,美团以37亿美元收购摩拜,可摩拜还没有能借助美团翻身盈利。
根据美团最新财报,2018年美团点评营收652.27亿,同比增长92.3%;全年经营亏损110.86亿,同比上升189.7%。其中,从2018年4月4日起,摩拜贡献的收入为15.07亿,同期,摩拜也贡献了45.5亿亏损。这意味着,整个2018年摩拜为美团创造了2.3%的收入,贡献了41%的亏损。
根据摩拜之前的数据推算,包括单车成本、运营人员、折旧损耗在内,每辆单车每天需要5单才能盈利。摩拜卖身美团之前日订单量已经不足1000万单,按照总投放900万辆计算,每辆每天平均1单多,距离盈利非常遥远。
把时间线拉长,这次不是摩拜第一次调价。共享单车最早出现的时候,摩拜和ofo定价都是30分钟0.5元,之后逐步提高到30分钟1元。尽管摩拜上调北京地区单车价格后,ofo仍保持1元/小时费用不变,但涨价是大概率事件。
这一次摩拜简单粗暴直接涨价,服务没什么升级,运营一样的粗放,大量单车闲置严重。
共享单车亏损,分为两个阶段:在扩张期,市场竞争激烈,各平台推出各种免费骑车、1元包月、2元包月等优惠活动,海量补贴成为早期亏损重要原因。
市场扩张后,目前单车市场已经稳定,剩下的亏损大部分来源于运营。
根据媒体报道,一名小蓝单车运营人员称,通常从地铁出来的人只骑最近的单车,一旦摆放得离地铁口稍远,骑行频率就大大降低,他们的职责便是把远处的小蓝单车运送到地铁口附近。
通常小蓝单车只在上午进行搬运,每次100辆单车。下午主要用来寻找沉没的车辆,一旦车辆超过7天没有人骑,就得把车找回来,工资考核也和找回的沉没车辆直接相关。
小蓝单车调度车辆的时间只有在上午高峰期,傍晚和晚上都缺少人员,单车运营的效率因此大打折扣。
北京海淀区一商场附近的地铁口,一名维护单车秩序的街道志愿者说,附近的摩拜单车通常都是赶地铁的人停放的,一早上能停放超过200辆。
中午会有一波小高峰骑走几十辆,到了晚高峰,会再迎来一波骑车潮,晚上九点以后,近200辆车将被骑走一空,每天如此循环,一辆单车一天平均骑行次数在2到3次。
尽管单车供不应求,摩拜运营人员却无法足量投放。
一名摩拜运营人员表示,每天的投放量是有限制的,一天200辆左右,上午投放一百四五十辆,剩下的数量下午再投放。
运营人员工资固定,如果上午足量投放,下午就没有余量了,也没有动力增加工作量。按照北京热门地铁口400辆单车计算,每辆平均每天骑行3次,每次收费1元,一个月收入3.6万,除去3个运营人员工资大约1.3万元,还剩2.3万元。按每辆摩拜单车成本价1000元计算,400辆车共计40万元。
这样算下来,400辆回收成本需要两年,还不包括车辆的丢失、维修、损耗、平台费用等隐性成本。摩拜不光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拓展运营,还需要削减人员,涨价只是弥补摩拜自身运营不足的另一种尝试。
在2019年春节期间,滴滴为每一位司机强制增加了2到10元的小费,由乘客来出。意思是说大家都回家过年了,你还在用滴滴出行,应该给司机打赏。
这相当于变相转移成本到乘客身上,换了个噱头涨价,乘客未必愿意。
共享单车市场和网约车市场一样,一旦市场集中了,就会涨价,公司就要回本,甚至赚取垄断溢价。
从司机角度看,之前滴滴有补贴,现在抽成高达30%,假设一个司机每天拉客200到400元,只能赚140到280元,除去油费、折旧、保养等,几乎挣不到钱,当市面上几乎没有对手的时候,滴滴形成了垄断壁垒。在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还有美团打车参与竞争,其余所有城市,几乎被滴滴包场。
按照目前的路径,摩拜最有可能活成滴滴的样子。
竞争对手ofo奄奄一息,哈罗单车主攻三四线城市,背靠蚂蚁金服和阿里系,与摩拜展开错位竞争,满足了阿里系对线下流量的渴望。
摩拜背靠美团,阿里腾讯都有入股美团,共享单车的战争,最终又变成了几个超级巨头之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