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原来的剧情真的适合吗?
不瞒大家说,我看电影的时候,我旁边的旁边就坐的是一个小男孩,目测12岁的样子,跟着妈妈(也有可能是姐姐)来看的,观影过程中有几处比较隐晦但是羞耻的情节,我都默默捏了把汗。我记得小时候电视剧里面放到男女主角异常暧昧的情节的时候,如果父母都旁边,气氛总是异常的尴尬,我一般都是若无其事的换台或者快进,要么就是佯装离开。
《小小的愿望》原来的剧情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不可以,如果可以像《小欢喜》文洁和方圆进行“学前教育”这段,啼笑皆非之间又不失幽默与端庄,甚至还有可爱磊儿的科普,那当然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但这都是《小小的愿望》甚至是《伟大的愿望》最初做不到了。
改了这个情节,虽然不说是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小小的愿望》内核是什么?难道就真的值得是这个有些俗气有些搞笑的突破禁忌的愿望吗?当然不是,它的最终的内核落脚点在于高远的愿望其实是让身边的人开心起来。作为病人,作为一个19岁的少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身边照顾自己的人,能够看着自己不留遗憾的离开,给家人、朋友留下带有笑声的回忆。
高远在影片最后有一段催泪的独白,“失禁是真的,走火是假的。”
成为大人的愿望是假,想要坚强带来欢乐才是真的。
妖里妖气的发廊美女在陪着高远的那天晚上就说过,高远不需要用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长大了,他这么坚强,其实早就是一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