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刘邦在称帝后,反而变得比从前没当皇帝时还要孝顺,不但给父亲刘太公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居住,每隔五天就去拜见父亲一次,每次都行父子相见的大礼。
儿子跪拜父亲,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刘邦毕竟是皇帝,时间久了朝中的大臣就看不下去了,他们就偷偷劝刘太公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太公虽贵为皇父,实乃人臣,不能让皇帝再对您行跪拜之礼了。”
过了几日,刘邦照例来拜见父亲,快进门时却发现父亲拿着扫帚在门口恭敬迎接。刘邦大惊失色,赶忙询问父亲这是何故,刘太公于是就将大臣们的建议告诉了儿子。刘邦仔细一想,大臣们的顾虑确实很有道理,可刘太公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就算自己是皇帝,可总不能让父亲跪拜儿子吧?
刘邦回去苦思冥想了几天,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下旨将父亲刘太公封为太上皇以示尊敬。因为刘太公被尊称为太上皇了,所以刘邦再去跪拜他就不会出现不符合礼仪的问题了。见到刘邦身为皇帝却如此尊崇父亲,大臣们也不好意思再挑刺了,于是在见到刘太公时也都行跪拜大礼。
刘太公虽然当上了太上皇,儿子刘邦又这样孝顺,但是他却始终开心不起来。刘邦向父亲请安,发觉父亲总是闷闷不乐,于是就问父亲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刘太公就对儿子说,自己从前在乡下居住,闲来无事就喜欢和一帮老友斗鸡蹴踘,如今这深宫大院虽然不愁吃穿,可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实在快乐不起来。
刘邦听到父亲这样说,于是就让父亲从深宫之中搬了出来,另外给他筑造了一座新城供他居住。刘太公起初以为是儿子开始嫌弃自己,所以就闷闷不乐地从宫里搬了出来。结果等到他搬去儿子特意给他筑造的新城时才发现,城中的居民竟然都是他以前熟识的人。
原来,刘邦为了让父亲开心,不但给他筑造了一座新城,还把父亲的那些亲朋好友全都搬迁到新城居住。有了这些老友的陪伴,刘太公果然变得开心起来,逢人就夸儿子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