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短评,被网友骂惨了。《》
只是因为点评了一下朱元璋与明朝“分封制”的弊端,很多网友不满意了。
他们质问笔者有什么资格点评朱元璋,说朱元璋是封建社会最成功的两个男人之一。
我很好奇,难道因为一个人很成功,我们便不能点评了吗?
因为朱元璋拥有的地位、财富、女人多,所以他便是无懈可击的完美男人?
按照那部分网友的逻辑,笔者认为自朱元璋以后,没有人能够点评他,那我们还要历史干什么?
假如历史人物只能由比当事人成就更高的人来点评的话,那么历史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实际上,历史永远不会有真相。正是因为它的失真性,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它才变得有价值。
以上是我的观点。
今天,笔者想继续聊一个让人“不悦”的话题——元朝的贡献。
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的人不认可元朝,更别提元朝存在的意义和贡献。
在一部分历史票友眼中,元朝存在的意义是历史的倒退,只有被“骂”的份儿,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它是异族入侵,因为“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所以一定要骂。
但是他们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所有民族共同的历史,不是某一个民族自己的历史。
中原人能够当皇帝,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后金人建立的清朝凭什么不能混一天下。
你既然认同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非汉人坐不得封建社会的天下之主。
元朝的贡献后人对元朝的偏见,来自于古代文人思维短视,或者说是一种偏见。
各种对元朝历史的著作,大多带着一种中原正统的潜意识去解读。
然而,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元朝的话,你会发现那个存在时间只有90多年的人类头号帝国,其实相当优秀。
1.稳定版图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是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本事,想在文明的对抗中站稳脚跟是很难的。
元朝的军事力量应该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因为有了强大的军事后盾,它对华夏文明开疆拓土的贡献也是首屈一指。
正是因为元朝的出现,华夏文明的版图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安定。尤其是对西北边疆的开发和稳定,元朝功不可没。
忽必烈在位期间,元朝学习中原的屯田制,对西部边疆进行了极为有效的治理措施。
甚至说,元朝屯田制的措施、规模和成效超越了任何朝代。
元朝建立初期,西北诸王经常伺机而动,忽必烈只好派一支强大的军队去巩固。
屯田将士所需要的粮食物资单靠中原运送是不现实的。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忽必烈让将士和民众从事屯田活动,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忽必烈的屯田想法在西北取得成功后,很快推广到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
说到这,有人会提出反对说,汉唐时期已经有屯田。
但是汉朝的屯田并没有贯彻始终,中间经过停过数次,最终放弃或者失去去西域的屯田经营。
而唐朝所谓的版图面积大,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它是一种类似跑马圈地的版图,并不是固定的。皇帝有兴趣,国力强盛时,派一支部队圈出上千里,反则退回中原。哪怕是把文成公主嫁过去,那也只是一种联姻,而不是归属关系。
其次,成吉思汗成功扼*十字军东征的念头。
12世纪至13世纪,欧洲教徒先后发动五次十字军东征,先后攻占耶路撒冷、罗马帝国。说是东征,实则是抢夺财富和女人。
1217年,欧洲教会彻底膨胀了。想发一笔前所未有的东方财富梦,他们把侵略的目标锁定为埃及。
三年后,十字军行至半路时。东方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启程了,开始他的西征之路。
已知的历史中,没有记载成吉思汗是不是要灭掉十字军的威风,或是想在十字军师老兵疲的战争中,浑水摸鱼一把。
当成吉思汗启程后,他派人给高加索地方的武装力量送信,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第五次十字军听说后,立刻停止战争的脚步,回到欧洲老家。
经过极短的时间,成吉思汗差点拿下欧洲。
当欧洲人做好当亡国奴的准备时,蒙古大军却停住了脚步。原因是成吉思汗突然暴毙,蒙古部落开始争夺话事人的椅子。
于是在公元1228年,欧洲教会听说成吉思汗没了。立刻启动第六次东征,重新*回耶路撒冷。
当成吉思汗的儿孙达成协议后,元太宗窝阔台成为蒙古部落新的话事人。欧洲教会的第六次东征,又突然巧妙地结束了。
是不是巧合的有点吓人。
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假如没有蒙古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话,欧洲教会的十字军可能还有更多的东征计划,甚至会打到中原地界。
关于这一点,对错与否,也仅仅是我们的猜测。
2.推进文化平民化元朝是一个很精彩的朝代,不完全是习惯中认知的那样。
在元朝以前,宋词的出现,标志着文化的平民化的趋势。
在今天,我们读宋词感觉词人写得细腻真挚。
而在当时,词的格调并不高,包括苏轼晚年自传时,曾表示自己年轻时候不懂事,写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辞赋。
客观地说,古代文学是一道阶级藩篱,把贵族与平民隔阂起来。
到了元朝,艺术出现大规模“下沉”的趋势。
元曲、绘画各个领域百花齐放艺术迎来空前的繁荣。
拿元杂剧来说吧。
在孔子的时代,希腊与印度的戏剧已经相当成熟,而华夏文明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恰恰是在元朝,东方华夏仅仅用了90年的时间,超越了西方领先2500年的戏剧成就。
如果不是元朝的出现,华夏戏剧极有可能推迟到晚清才会出现,更不可能有后面的明清小说。
说到元朝的戏剧成就,必然有人会说元朝是以牺牲科举为代价。
元朝的科举确实搞得不怎么样,但有一利必有一弊。
科举兴盛时,读书人把科举考试视为唯一的人生正途。
说好听点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难听点叫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因为元代停办了多年的科举,过去一大批依靠考试吃饭的读书人没了饭碗,但为了吃饭,他们不得不“出卖”手艺,到杂技班、戏曲班写点文章混口饭吃。
他们当中就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一大批“民间艺术家”。
关汉卿的大作《拜月亭》,讲的是蒙古人南下,途中烧*劫掠的劣迹。关汉卿直言不讳说“有儿夫的不掳掠”。
这种干巴巴的大实话,别说放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哪怕放在汉唐宋明四朝,老刘家、老李家、老赵家、老朱家会怎样对待关汉卿,估计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宋元诗人郑思肖更是高喊“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甚至赋诗《元鞑攻日本败北歌》“祝福”蒙古大军出征“凯旋”。
这位宋朝“遗民”居然活了七十多岁,而且寿终正寝,实在是一个人间奇迹。
这种“开放性”是汉唐绝不能相比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蒙古人听不懂中原汉话。
被丑化的元朝元朝被丑化,与知识分子的情结密切相关。
关于元朝的很多记载,只是知识分子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民众的普遍观点。
那些所谓对汉人不友好的负面记载是否属实呢?很值得思考。
现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叫“四等人制”。
说蒙古人把辖内人口分为四个等级,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中亚色目人、三等是淮北的汉人、四等是淮南的南宋人。
按照中国历史的写法,后朝要为前朝写史,以表示后朝吸取前朝治乱兴衰的教训,继承前朝的正统。
既然如此,明朝人写的《元史》应该最具有权威性,但是翻遍《元史》却找不到一条“四等人制”的记载。
实际上,所谓的“四等人制”是一个叫屠寄的清末民初人写的。他在作品《蒙兀儿史记》里,说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而饱受蒙古人和色目人排挤欺负。(大致意思)
严谨点说《明史》中没有记载,只能说明明面上没有,但不能说明私底下不是这么*,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
元朝没有广兴科举是事实,但不代表元朝不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才选拔。
没有科举的元朝,开辟出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机制,即“由吏进官”。
科举的初始意义确实避免了察举制等选拔机制的漏洞,但是随着科举的进化,科举已经成为改变身份的唯一途径。
在科举盛行的年代,官就是官,吏就是吏,身份是无法通过个人工作努力改变的。
元朝人没有那种“浓厚”的读书观念,游牧民族向来如此,他们认为读书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容易把人的头脑搞得混乱。
他们的观念很朴素,更加重视个人的实际能力,谁有本事,谁上位。
不开科举并不是说对读书人不好,而是维持前朝的现状,知识分子依然享有比普通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
他们该吃吃、该喝喝,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元朝人也不搭理他们。虽然没有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但在他们眼里不开科举,不给自己一条光宗耀祖的通道,他们自然不会替元朝说好话。
知识分子中确实有气节的人,但绝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有基本的道德操守。
如果把封建王朝放在一起对比,封建时代的华夏文明真正的扛把子,也只有唐宋元三朝。
唐朝的思想,宋朝的经济,元朝的军事。所有朝代中,论民众生活的舒适度,元朝则更加可爱。
明朝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感慨说,前元取民最轻。
同是明朝的李开先也曾说,元不戍边,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
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朝代,按道理双方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仇家,但是明朝的文人敢说元朝的好话,说明元朝对民众确实不错,包括老朱家也是对此默认。
相反,汉朝人是如何写秦朝,清朝人是如何写明朝,笔者不再多说。
最后,笔者依然是那句话“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历史必须要亲自去读,而且要读带着思辨的意识去读,不能只听信网上一知半解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