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诞生过无数大名鼎鼎的人物。
但如果论起知名度,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一个人——包拯。
文化水平高的,肯定都知道包拯。文盲半文盲,十有八九也知道包拯。一位七八十岁的农村老太太,可能不知道任何一个皇帝,却知道包青天、包公、包拯。
因为包拯满足了数千年来人们对一个“好官”的全部标准: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敢把贪官拉下马。
有些地方,甚至把他当作神明崇拜。
正因为如此,民间有很多关于包拯的传说,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演义小说、说书戏曲、影视作品……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包拯的出镜率极高。很多人知道包拯、了解包拯,不是通过史书,而是通过这些。
熟悉包拯的朋友,一定听说过“长嫂如母”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三侠五义》第二回《奎星兆梦忠良降生》,说包公的父亲包员外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头生双角,青面红发,巨口撩牙,左手拿一银锭,右手执一朱笔”的怪物,跳着舞着跑过来,把他吓醒了。
刚醒过来,丫鬟过来报喜,说夫人生了,生了一个男孩。包员外一听,以为这个刚生的儿子是妖魔转世,大呼“家门不幸,生此妖邪。”
包员外的二儿子包海、二儿媳李氏听说这个事,担心这个三弟将来跟他们争遗产,干脆挑唆老爹,把这个刚生出来的“妖精”给扔了。
包员外也是糊涂,竟然同意了。
所幸这件事被包员外的大儿子包山、大儿媳王氏得知,朴实的大哥把三弟捡回来,交给妻子抚养。为了抚养三弟,他们把自己刚出世的孩子交给别人养。
这个被捡回来抚养的三弟,就是包拯。
包拯被蒙在鼓里,一直以为兄嫂就是父母,一家人也都不知情,以为包拯就是他们的孩子。直到包拯7岁那年,包员外夫人过寿见到小包拯,想起自己孩子要是活着也这么大了,颇有感触,大嫂才告诉婆婆包拯就是他们儿子。
从此,包拯认过亲生父母,改称包山夫妻仍为兄嫂,但因养育之恩,仍对大哥大嫂非常尊敬,如同对待父母一般,于是民间有了“长嫂如母”的传说。
当然,这是一个演绎的故事,现实并非如此。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真实的成分。
故事中包拯的经历,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是包拯儿子的经历;故事中,后来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儿子的包员外夫妇,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就是包拯自己。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文章,作者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包拯的传奇故事。
1973年,合肥二钢准备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双圩大队黄泥坎生产队一带兴建石灰窑。地址选好了,却发现这一带有很多坟墓,其中据说有包拯墓。
合肥二钢在报纸上贴出告示:选址范围内的坟墓,全部都要限期迁走,包拯墓也不例外;如果逾期不迁,管他包公还是狄公,一律按照无主墓推平。
这个告示引起了合肥市文物局一名宣传干事的注意,他叫吴汉兴。
吴汉兴一看告示,着急坏了,这可是900多年历史的古墓,还是包拯墓,国家珍贵文物,怎么能为了建一个石灰窑,说推就推呢!
可在那个时代,不管什么都要给国家建设让道,包拯墓也不能“搞特殊”。吴汉兴赶紧给领导打报告,建议对包拯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所幸的是,报告很快获批。
1973年5月,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开始组织发掘。
说是包拯墓,其实是包拯家族墓群,大小几十座,最大的一座就是包拯墓。因为发掘队伍经验不足,担心发掘不慎造成破坏,一开始他们没有发掘包拯墓,而是先找了一块边缘的小墓着手,准备从小到大,积累一些经验再发掘包拯墓。
可是在这个寒酸的小墓中,队员们却发现了一口珍贵的金丝楠木棺材,棺材里有很多破碎散乱的遗骨,另外还有两块已经破碎的墓志。
幸运的是,墓志虽然碎了,还能拼起来,而且很完整,墓志上的字迹也很清晰,其中完整的一块墓志铭上书《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另一块缺了一角的墓志铭上写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
后来经过技术鉴定,棺材中的遗骨就是包拯的。
随着包拯及其夫人的棺材、遗骨和墓志铭的出土,纠正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错误认知,也解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