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稻北粟,是古代百姓饱腹的主要粮食之一。粮食受到自身规律、气候环境、贸易流通等因素的影响,价格随之波动,价高伤民,价低伤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观察粮食价格的变化,就能如实反映古代社会发展的状况。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粮食的价格决定了生活的质量。由于朝代不同,计重各异,粮价当然也不一样。以每公斤大米5元为标准,依照小伙伴们的工资水平,折算成古代的购买力水平。
草根还是土豪,取决于小伙伴们手中的工资条。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春秋时期的魏国“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魏国一石粮食价值45钱,每石约有30公斤。以魏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五口之家种地百亩,亩产1.5石粮食,总共收入150石粮食,折算成现价,每户年收入4500元。
在支出方面,按照“什一法”纳税15石,自家口粮90石,“社闾尝新、春秋之祀”需要300钱,全家衣着花费1500钱,不计“不幸疾病死丧”以及其他赋税,一年结余225钱。以恩格尔系数衡量,食物与收入的比值达到了60%,魏国百姓属于妥妥的贫困户。
秦始皇扫平宇内,统一了度量衡。秦朝规定: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根据商鞅方升的计量标准,一升容量相当于0.69公斤。一石粮食相当于69公斤。不过秦朝严刑峻法,残暴不仁,激发民变,破坏了大量基础设施,粮食耕作首当其冲。
秦末乱世,百姓流离失所,农业凋敝,其恶果在汉初开始显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公元前201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 各地连年饥荒,物资奇缺,奸商囤积,导致粮价比先秦时期暴涨十倍,甚至二十倍。
而西汉的经济形势依旧没有改观,刘邦又在白登山遭到匈奴围困。他侥幸逃生后,明显底气不足。当时西汉国内经济低迷,百废待举,北方边境的匈奴兵强马壮,士气正盛。迫于经济的压力,刘邦只得与匈奴和亲,缓解汉匈冲突,同时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壮大经济实力。
经过文帝、景帝的治理,西汉逐渐恢复了元气。据《秦汉经济史》的记载,汉朝一石约有29.95公斤。文帝时,粮价一路下行,“谷至石数十钱”,景帝在位期间,“谷石五钱”。此时百姓的购买力明显强于先秦时期的魏国。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文景之治”带来的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