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讲到《重庆与韩国不得不说的故事,有趣又有料》,读者比较感兴趣,纷纷留言讨论。今天,我们来扒一扒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庆后执政是好是坏?以及元末那场声势浩大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对其影响,他的后人如今怎样了?
红巾军农民起义
元朝,帝国统治者将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为“国姓”。等级制度森严的元朝,朝廷腐败,蒙古贵族抢占土地、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国势日趋渐弱,连年灾荒,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裹红巾,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帜,发动农民起义,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沉重打击了元帝国的统治,最终将其赶出了中原。
元朝贵族
教友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后,一时红巾军蜂起,遍布南北各地。如徐寿辉、彭莹玉(即彭和尚)等也在蕲、黄起义,称为南方红巾军。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这支红巾军发展很快,转战在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一带。此外,属于红巾军的队伍,还有在徐州起兵的芝麻李(即李二),在今河南地区活动的布王三(即王权),在今湖北地区活动的孟海马。不过这些红巾军不久都被元军镇压了。又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红巾军首领是郭子兴,朱元璋就在他的部下。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还有其他一些起义队伍,一支是浙东的方国珍,一支是先在苏北高邮(今属江苏)起兵、后来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高邮地处南北要冲,张士诚占据高邮,被元朝看作心腹之患。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丞相脱脱亲统百万大军进攻高邮,结果被张士诚击溃。高邮大捷埋葬了元军的主力,不仅使张士诚转危为安,也使红巾军获得大发展的机会。方国珍和张士诚起义,先都起到了配合刘福通、牵制元朝兵力的作用,但是他们后来都接受元朝收买,转而与起义军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