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不仅涌现了很多名将,比如入选武庙的多达九人,也出现了不少谋略出众的谋士,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谋士的定位可能有些误解,把不少人也归入到谋士之类,比如曹操五大谋士真正算得上谋士的只有贾诩、荀攸和郭嘉三人,其余两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将然后才是谋士,荀彧真正厉害的是内政,他们都算不上是纯粹的谋士,今天就来说一说三国十位顶级谋士:蜀汉两人,曹魏三人,东吴只有一位。
荀攸和贾诩陈寿《三国志》把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一同列传,并且点评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这个评价有点高,不过从正史来看曹操麾下谋士最厉害的确实也是他们两人:荀攸是曹操的心腹谋主,曹操自己都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论眼光,三国众多谋士比得上贾诩这只老狐狸的真没几个,他人生的几次选择最后证明都是无比正确,曹操都在他手上吃过几次亏,最后力挺曹丕位列三公,七十七岁高寿善终,三国又有几人能做到?
庞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陈寿把庞统和荀彧相提并论,可见对庞统的推崇,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但是在军略上诸葛亮却未必比得上庞统,庞统之死对刘备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其他的不说,襄樊之战刘备、诸葛亮、法正无一人看出关羽主力北上之后荆州面临的巨大风险,如果庞统还在的话,或许他能提醒刘备加强荆州的防守,关羽也就未必会败得那么惨。
诸葛亮和荀彧类似,都算不上是纯粹的谋士,而且诸葛亮的内政、外交、后勤等方面能力强于谋略,连陈寿都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鲁肃东吴四大都督,真正算得上谋士的其实只有鲁肃一人,演义中把鲁肃弱化成一位两头受气的老好人,其实正史中的鲁肃不仅有战略眼光,比如一早就提出两分天下的《榻上策》,而且具有极强的大局观,比如劝说孙权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南郡借给刘备,一般人还真做不到。
当时孙权如果不借南郡给刘备的话,他不仅要在合肥、襄阳两个方向受到曹操的威胁,刘备也有可能暗中下手,鲁肃此举一下子就把孙权从被动的局面中解脱了出来。
至于周瑜、吕蒙、陆逊三位大都督都是帅才,不能简单的归类于谋士。
沮授和田丰不得不说,袁绍耳根子软又刚愎自用害了自己,他麾下的人才并不比曹操少,尤其是沮授和田丰的能力更为出众,且不说两人早在荀彧之前就劝说袁绍迎汉献帝东归,就说两人在官渡之战前提出的疲曹之计,如果袁绍能听进去并真正执行的话,实力远不如袁绍的曹操十有八九会被袁绍拖垮。
郭嘉和法正“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话怎么看都有点无厘头,曹操麾下谋士,陈寿对郭嘉的认可度不如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如前所说,陈寿把庞统比作荀彧,而把法正和郭嘉、程昱相提并论,其实就是认为法正比庞统略逊一筹。
陈宫和徐庶吕布逃出长安之后还能雄霸一时,陈宫功不可没,可惜吕布终非明主,陈宫未尽其才;同样未尽其才的还有徐庶,如果他能一直在刘备麾下效力,徐庶的成就将会高得多。
三国这十位顶级谋士,蜀汉有庞统和法正,曹魏有贾诩、荀攸和郭嘉,东吴只有鲁肃一人,至于徐庶先后效力于刘备和曹操,不好简单地将其归入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