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给中国人带来太多痛苦。
惨烈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在这一年。数以十万计的生灵涂炭。惨象令人不堪目睹。
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内,连着三位主要党和国家*告别人世。
他们是:1月8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9月9日,*主席逝世。
此时,郭沫若也正以衰病之躯忍受着各种折磨。
1月9日是郭沫若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天很冷。他很早就醒过来,一直睡不着,内心空落落的。
早晨,消息传来:*总理病逝。家里人考虑了半天,要不要把这一噩耗告诉郭沫若。
告诉吧,老人身体太虚弱,和总理的关系又非一般,老人能经受得住这一打击?不告诉吧,这样大的事,也正因为老人和总理非一般关系,又怎么行!
考虑的结果还是:告诉!
郭沫若立即感到天旋地转。尽管这一段时间不断听到*总理病情变化的消息,情况似乎越来越不妙。
郭沫若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对生死问题已看得很透,因此对总理可能的结局,不能说毫无思想准备,但真听得消息传来,还是觉得十分突然。
屋子里死一样寂静,人们都默不作声。
郭沫若脸上似乎有些木然,嘴里不断喃喃有声:“总理死了,总理死了……”
是的,郭沫若和*从1926年相识相知,至此是整整半个世纪。50年来,风风雨雨,荣辱与共,患难相依,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友谊。
这是战斗的友谊,是理性和感情并重、思想和性格相融的友谊啊。俗话说: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可又不是一般人之间的“真情”啊!
郭沫若望着天花板,泪眼朦胧,老眼昏花。从50年前他和*在广州的相识起,一幕幕情景映入眼帘。
*鼓励他支持他到*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兼职讲课;*鼓励他支持他参加北伐。
*在南昌起义撤退的路上,热情接待他,挽住他的手一起战斗。
他特别不能忘记这一幕。那是在南方农村一座小学校里的一间四面通风的破教室,黑板上临时悬挂着一面布满绉褶的镰刀斧头旗,郭沫若举起自己的右手向党旗宣誓,决心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和另一位好同志好朋友李一氓。
思想延续着,画面一帧帧地更换。
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原想安排他转移去苏联,后因故未遂,又重新安排他东渡日本。
1937年抗战爆发,*安排他由日本回国,接着又让他参加三厅工作,让他作为一名不公开身份的党员并直接接受*的领导。
重庆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工作艰巨而复杂,每每遇到困难,每次开展新的工作,都有一位重要人物为他出谋划策,给他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这位重要人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