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戴花翎是清代官员身份的象征,虽为一体,却是“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
除了花翎,帽顶上的“顶珠”也是区分官员等级的重要物品。顶珠原料多为宝石,品级不同,顶珠的材质也不同。这样,同僚相见,不认识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分出上下级的关系。
那么,官分九品的清代“公务员”们,都顶着怎样的小珠子上班呢?
八品、九品:镂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员都用镂花金顶。不同的是,八品用阴纹缕花金,而九品为阳纹镂花金。阴文、阳文是印章文字的两种形体,凹下的统称阴文,凸起的为阳文。
同时,由于是最低的品级,给他们配置的黄金一般纯度都比较低,所以顶珠需要用镂花的方式体现顶珠的珍贵性。
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县主薄、通判知事等属于正九品。
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等属于正八品。
七品:素金
七品官员,使用的也是金顶,与八九品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所谓素金,首先是指纯度高,一般用来制作七品顶珠的黄金,已经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冶金技术。
其次,素金还代表了没有镂刻的意思。因为如此高纯度的黄金,色泽已经和前边的镂金有明显差别,很容易区分开来。
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助教、盛京游牧副尉、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等属于正七品官员。
六品:砗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