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本有臣服之意
日本对大明既嫉妒又羡慕,在长时间的外交博弈中,日本也曾臣服过。公元1370年,明廷派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目的仍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日本臣服。良怀国王说道:
“想当年蒙古人就曾派使者来哄骗我们,接着派出十万大军,好在有神风保佑,才让蒙古人撤退,你们是不是蒙古后裔,是不是要哄骗我们。”
日本国王的咄咄逼人并没让赵秩屈服,赵秩大声说道:
“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后。能兵,兵我。”
良怀国王被赵秩的勇气所折服,随即以礼相待,并最后决定对大明奉表称臣。
这一次日本服气了,派使者去见朱元璋,朱元璋也很高兴。只不过日本并不安分,他们在朝贡的同时,依旧在劫掠、*扰大明的沿海地区。而且日本在朝贡的礼仪和国书上多有无礼行为,这令朱元璋很恼火,但好歹日本也有臣服之意,权衡之下,朱元璋选择不开战。
大明建立初期,百废待兴,而当时日本对大明的影响微乎其微,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最佳方案。
三、大明的主要敌人仍是北元残部
虽然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称帝,但北元仍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消灭北元残余势力才是朱元璋的第一要务。
洪武五年,朱元璋发动第二次北伐,东路军主帅李文忠,西路军主帅冯胜,中军徐达指挥。中军徐达对外宣称进攻和林,实际则是拖拖拉拉,为了的就是让元军南下决战。东路军李文忠出居庸关,目的是抄元军后路,令其腹背受敌。
西路军冯胜的作战意图不慎明确,主要目的是分散元军兵力。本应缓慢进军的徐达,却贸然进攻,先锋蓝玉进攻速度太快,打破了原来的计划。徐达在岭北遭遇王保保的部队,因为孤军深入,被元兵击败,汤和同样被元军击败。
中路军彻底失败,损伤惨重,东西两路军相对顺利,李文忠攻势很猛,元军被打得一路败退,只是在徐达被击败后,元军开始主攻李文忠的东路军,李文忠很明智地选择了撤退,避免重蹈徐达的覆辙。
这其中唯有冯胜的部队一路高歌、所向披靡,缴获大量战利品,胜利回师。但总的来说,这次北伐还是失败了,徐达、蓝玉要承担一定责任。我们从此可见,北元的残余势力还是很强大,如果不加到剿*力度,令其死灰复燃,将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面对如此局面,朱元璋调兵遣将,一次次北征蒙元,终于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之战,一举覆灭了北元残余势力,令蒙元陷入分裂和内斗,难以再对大明产生威胁。
朱元璋在建国后发动了八次北伐,他必须全力以赴对付北元,巩固刚刚兴起的大明王朝。如果朱元璋贸然发动对日战争,可能会丢了西瓜捡芝麻,或许还会两盘皆空,所以对日本的挑衅,朱元璋选择了理性和克制。
朱元璋作为一位成熟的军事家、政治家,就算刘伯温不阻拦,大明朝刚刚稳定,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朱元璋也会充分分析其中利弊,盲目进攻日本必定弊大于利。
其实,刘伯温到底有没有誓死阻拦过朱元璋,这个问题,还是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