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顾名思义是清朝统治的晚期,她始于1840年,那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12年,那年大清灭亡了。
“清末”,从字面上理解是清朝的末期。网上也有人解释清末是晚清的一部分,或是晚清是清末的一部分,但两者其实就是一回事,清末既晚清,都是指1840年到1912年的这段时间。
清以前的封建王朝,晚期都被叫做什么末,比如秦末、汉末、宋末、明末,但很少有人称作晚秦、晚汉、晚宋、晚明。在末期前面加个“晚”字,还朗朗上口的,唯独清朝。“晚清”这个词似乎有一种修饰效果,或者是有一种情怀,那种感觉相对美好。不过那段历史相对残酷,要想找到美好的感觉,只有在关于近代的文学创作中,才能找到一丝影子。
图片来源网络
例林语堂先生写的《京华烟云》,对北平有这么一段描写:比如高大的城门楼子,西直门厚大的城门,城门洞就像个隧道,有四五十尺长,赶驴的驴夫,城外的小店,在露天茶座慢慢喝茶的老百姓,又宽又平用石头铺的通往颐和园的官家大道,两边巨柳成行,正在发出嫩绿的叶……这部小说时间起点为1901年义和团运动,正好包含在了晚清这个时间段内,结合历史来看内容贴近现实,这段文字就是晚清生活的局部写照,饱受列强蹂躏的同时,也会有片刻的宁静。
图片来源网络 西直门
又例如有本书叫《海上竹枝词》,提到上海人吃西餐的样子:海上风行请大餐,每人需要一洋宽,主人宴客殷勤甚,坐定先教点菜单。主人独自坐中间,诸客还需列两班。近者为尊卑者远,大清会典全可删。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难叙详,补丁代饭休嫌少,吃过咖啡即散场。这书是1909年出版的,从中不难看出,西风东进,为中国社会带来不少新生事物,可以想象用刀叉吃饭而不用筷子,那种别扭劲儿,亦是非常有趣的画面。
除了文学记载外,有些名词前面加上“晚清”两字感觉也不一样,如:晚清重臣、晚清知识分子、晚清士绅、晚清四大国宝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但1840年至1912年之间的这段历史对中国人来讲是刻骨铭心的。自这个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清政府软弱无能,列强在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能迫使其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短短70多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竟然多达343个。《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等等等等。这些条约不是割地就是大量赔款,直接把中国人民带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部分历史,是赋予不了美好情怀的,有的只是愤慨。从这方面来讲,自然要称其为 “清末”,这个称呼才能匹配其应有的历史感,没有留恋,快些结束。
当然,提炼这段历史,称晚清也好,叫清末也罢,都要以史为鉴。好的传承,坏的防止重演,才是当代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