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唐武宗李炎——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唐武宗李炎(814年—846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0-846年在位)。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初封颍王,拜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病重,宦官将领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废黜皇太子李成美,拥立李瀍为皇太弟。唐文宗去世后,李瀍即位为帝,年号会昌。知人善任,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改革积弊,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会昌五年(845年),鉴于寺院经济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下令拆毁佛寺,派出御史分道督察,没收大量寺众土地,成为毁佛运动的“三武一宗”之一 。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和毁佛运动,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唐武宗信仰道教,服食长生丹药。会昌六年(846年),驾崩于含风殿,时年三十二。
十七、唐宣宗李忱——晚唐人称其“小太宗”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6年—859年在位),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李忱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
十八、唐懿宗李漼——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
唐懿宗李漼(833年—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873年在位)。器度沉厚,姿貌雄杰,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驾崩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即位之后,年号咸通,励精图治,延纳谠言。洞晓音律,犹如天纵。统治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奉迎佛骨,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丧失了“大中之治”的成果。咸通十四年,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一。
十九、 唐僖宗李儇——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
李儇(862年—888年),即唐僖宗(873年至888年在位),唐懿宗病重弥留之际,李儇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二十日,在唐懿宗驾崩柩前即位,当时唐僖宗12虚岁,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文德元年(888年)死于长安,终年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