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距北京市区约78公里。相较于早享大名的爨底下村,同样位于斋堂的灵水村显得更为清雅、宁静、别致。无论是作为假日休闲踏青之地,抑或是游览长城归途中的驿站,灵水古村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已有千年历史的灵水村形成于辽金,发展、兴盛于明清。现今仍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寺庙及民居建筑,其保存较为完好的村落布局及传统风俗,均可作为我们管窥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社会风貌的窗口。
《长城就在屋檐下:长城非遗游》
张青仁 毛巧晖 徐姗姗 包媛媛 著
定 价:29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
游举人宅院,品乡贤文化
灵水村历史悠久,建村历史可追溯至辽金。明《宛署杂记》载 :“灵泉禅寺,在凌(灵)水村起自汉,弘治年间(1488—1505)僧海员重修,庶吉士论记”。
灵水村中现有四合院古建筑162套,共约1100间房。难得的是其原貌保存度为80%,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国北方明清乡村民居建筑典范”。
踏入灵水村,会感到她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延绵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砖瓦上,起伏的青石板间,伫立的古树枝叶里都仿佛渗透着灵水文人子弟们诵读诗书的灵气。
迈入灵水村举人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影壁上由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所书的“灵水举人村”几个大字。
灵水举人村题字 徐姗姗摄影
灵水村的乡贤文化在明清时期逐渐发展至鼎盛。明初洪武八年(1375),村中就建有社学,还有诸多私塾,尊师重道的教育风气深入村落。
明清科举制度盛行,灵水村先后出过进士两名、举人22名、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10余名。文官有山西汾州知府,武官有山东东昌府都司。民国初年,还有6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因此得名“灵水举人村”。
取得成就的文人归乡修建宅院,无疑促进了村落的发展和保护,村中把这些院子叫作“举人宅院”。
灵水村有14座举人宅院遗址,较为典型的有刘懋恒、刘增广、谭瑞龙、刘明飞等几处宅院,其中保存完好的尤推刘懋恒和刘增广的宅院。受山地地形因素制约,这些宅院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特点:一是建筑规模较小;二是建筑布局依山势而定。
灵水村村口的石雕牌坊 徐姗姗摄影
虽然只是京西一隅的山村,但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村民对教育的重视,使得灵水村蕴含着儒雅的文人气质,屡出举人更促进了当地乡贤文化的发展,如今村中仍流传着“君子不争”“猪羊圈养”“水池三禁”“一门五举”等美谈。
古时候,灵水村人口与碾子分配不均,常出现为争抢碾子加工粮食而发生冲突的事件。为此,官至吉州候补知府的举人刘增广出面调停,制定约法,并在碾坊之内的墙壁上题写下“君子不争”四字。此举也强化了村民的集体意识,使文明礼让、和谐共处的精神扎根村民心中。
与此同时,为防止散养的猪羊践踏田地,刘增广与村民共同订立了“不准放猪羊出圈”的村规民约,以保邻里和睦。
清康熙辛未年(1691),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村民们共同制定了保护水源的村规民约,并刻成石碑立于水池旁。这块碑保存完好,文物价值高,是迄今为止在北京地区所发现时间最早的有关保护水源免遭污染的碑刻,人称“三禁碑”。
灵水村的“秋粥节”也承载着深厚的乡贤文化,相传起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系为了纪念刘懋恒的捐谷舍粥、赈济灾民、为富亦仁的高尚情操。到刘增广时,为教化村民不忘防灾减灾,于立秋日搭棚舍粥,“共喝秋粥”的传统历经300余年不衰。
2010年,灵水村人的喝秋粥习俗正式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如今来灵水村的农家乐,也不妨端起海碗,喝粥时咀嚼一下今日物质丰足生活的甘甜,也品味一番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美德。
灵水村秋粥节 徐姗姗摄影
据记载,灵水村举人刘明政有5个儿子:刘瑞吉、刘瑞祥、刘瑞如、刘瑞意、刘瑞杳,他们都在清雍正年间考中了举人,在灵水村是人人称羡的“一门五举人”。后来,为表彰他们立下的功劳以及该村文风昌盛,官府组织重修了灵水村的文昌阁。
过去,五兄弟家的宅院名叫“吉星堂”,大门内的“忠义门”曾供奉圣旨。如今,这座宅院的基本形制还保留着,经修缮后,灵水村87号的“一门五举客栈”已成为村中重要的旅游景点。
人杰地灵的灵水村,古道旁不起眼的一隅都浸润着文化的气息,来到这儿,您一定得走进去瞧瞧,与数百年前的“高考状元之家”打个照面。
《长城就在屋檐下:长城非遗游》
张青仁 毛巧晖 徐姗姗 包媛媛 著
定 价:29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
赏灵水八景,悟灵水八德
“灵水八景”可谓是灵水村颇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步入村落,东岭石人、独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柏抱桑榆、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寺庙遗址这八大景观,如棋盘般散落于村内。
被誉为“举人村”的灵水村历来文化底蕴深厚,约莫在清中期,村中文人附庸风雅定出了“灵水八景”,以寄托对家乡的拳拳之情。下面就让我们暂且抛却烦恼,畅游于秀美的灵水八景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