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白云之顶,具有深山、白云、安宁的具象。云顶岩寺, 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源般的寺庙,满足了我们关于寺庙静修的所有想象。
近日,我们在本报禅文化顾问、书法家叶曼林的引领下,上山探寺,拜访了云顶岩寺宽恒法师。
云顶岩寺始建于晚唐时期,座落于思明区洪济山主峰云顶岩,为厦门岛上最高峰。驱车从西林东路口右拐,经数个山丘蜿蜒绵亘,几分钟车程就抵达。
初秋的鹭岛天气仍燥热难奈,站在寺院广场前,目光所极,群山静伏下大片的天空和恣意的云,心情也变得舒朗沉静;寺院后面,随处可见大块的岩石,1000多年的阳光雨露,让这些岩石有了生机,或长满青苔,或在岩石间布满盘屈交接从石缝中生根、又把岩石裹住的榕树,树木在岩洞口遮荫蔽日,成为天然绝佳的避暑场所。
资料图:清末云顶岩寺旧寺
在德胜法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寺院后山拾级而上,参观了黯济岩、留云洞、一片瓦、风动石、星石诸胜。最引文人墨客关注的莫过于山中随处可见的摩崖石刻,其中“天际”题署“洪武十四年五月望日”,也就是1381年,据称为厦门本岛最早的题刻。留云洞,原为游人观日暂住之所,亦供有神像,日据期间曾是日军弹药库。洞内石刻,有丁一中、洪朝选、刘存德、叶普亮等,大多为明代官宦。洞中刻诗以叶普亮的“两阶有苔三春湿,半岭松风六月寒”最为有名。
来云顶岩寺,不得不提寺院附近风光奇美的厦门“大八景”之首——云顶岩观。站在观日台绝顶可观海上日出及大小金门,乾隆年间《鹭江志》称:“其绝顶有观日台,四望环海,鸡鸣时,观日如火轮从海中跃出,甚奇”。
“天际”据称为厦门本岛最早的题刻
伫立台上,山风抚面,放眼处,山海互连,蓝绿相间。近处,山中村郭映衬在青山翠柏间,远处,绿海波光点点,金门岛隐隐约约依稀可见,山水与鹭岛相连。如果你能住一晚,一早观日出,便能见到“数点星辰随月飘落际,一片红霞迎日出海曙”的美景。
如今,云顶岩寺主体大殿正在修缮。据法师介绍,慕名来寺庙礼佛的信众日益增多,每月初八药师忏、十九大悲忏,以及各种佛诞和超荐及消灾法会,寺庙有专车到山下免费接送,由宽恒法师亲自主法,寺内香火鼎盛,一直是信众祈福上香的宝地。
深山里的云顶岩寺,在历代都是苦读修行的好去处。风吹树林,梵音渐起,来到这里,我们能暂时正心正念、暂时纯净。其实,每一个人只要身心能量通畅,此身此心就是明镜台。
文/图 记者 陈宗坪 资料图由云顶岩寺提供
来源:城市捷报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