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洒在建国西路296号矮矮围墙上,围墙里静静矗立着一栋1938年建造的花园洋房“荣公馆”。屋前绿草茵茵,花园里有小桥流水和凉亭,与其他花园洋房相比不算耀眼,却总是引得路人忍不住探头张望。这里是荣毅仁同志的故居,荣毅仁率先签订的公私合营协议,就是在这个住所里的花园凉亭签署的。
== 传奇 ==
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走进昔日的荣公馆,门内为双重木门装饰的过道厅,室内厅堂铺就着青花图案的地砖,每一件陈设,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岁月的荣光。作为此次陪同探访荣公馆的讲述者,全国青年文明号获奖集体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的团支部*吕胜男介绍起荣氏的历史以及中信公司成立的故事如数家珍。
荣氏家族曾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上海解放前,荣德生(荣毅仁父亲)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就十分重视,曾经反复研究,最终荣德生荣毅仁决定留下来。解放后,33岁的荣毅仁肩负起管理家族产业的责任。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他在荣公馆的花园凉亭里签订了协议,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
1979年,在*的亲自倡导和支持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荣毅仁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公司可以作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窗口”,这是*对中信公司的期许,也是中信的国家使命。中信公司在荣毅仁的带领下,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兴办实业,并在海外择机投资,发行债券,诸多业务领域成为国内首创。1984年,荣毅仁向中央致专函申请成立实业银行。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现更名为“中信银行”)宣布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综合性商业银行。
“我们银行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应运而生,” 吕胜男为中信银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深感骄傲。
== 奋进 ==
始终紧跟上海发展步伐
1988年,中信实业银行宣布在上海成立分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新型商业银行分行。
在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如今的行史馆里,展示着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签订于1988年3月26日,出租方是上海联谊大厦。33年前,荣毅仁高度重视在沪设立分行,亲自选定上海联谊大厦作为上海分行的首个办公地点,上海分行成为这栋知名涉外楼宇里的首家中资企业。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后,主动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参与了东方明珠电视塔、地铁2号线、磁悬浮、浦东国际机场通路配套工程、杨浦大桥、八万人体育场、世博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重大工程项目的融资和金融服务。
这些历史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见证了东方明珠拔地而起的全过程。
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开发浦东,金融先行。当时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项目是浦东开发最早的标志性工程,但该工程筹措资金的过程颇为不顺。原商定由加拿大政府提供贷款,可对方在两年后毁约,一波三折后,国内共1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分三期,自愿向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总额为3760万美元和29000万元人民币的本外币贷款,这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由中国银行业参与的本外币银团贷款。在这次银团贷款行动中,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主动参与,承担340万美元、23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投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人们悄然发现身边的银行网点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手工计算的小算盘变为强大的科技金融系统,从封闭式小窗口变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的掌上银行,“这些创新、探索之路,将永远记载在上海金融历史中”。吕胜男介绍几十年来,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始终紧跟上海发展步伐,以金融国家队的责任担当,激活实体经济,服务国计民生,为上海的“旧貌换新颜”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近年,我行充分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大局,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科创板、自贸区新片区等国家战略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契机,进一步聚焦上海主流市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蹄疾步稳。“中信银行在创立之初就以‘实业’命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青春寄语]
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骄傲的“中信人”,我将秉承和发扬红色信念,将自己的人生梦、事业梦融入“中信人”共同的梦想与信念,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努力前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马鈜/ 导演 常鑫、杨诚/拍摄 周紫薇/剪辑 陈晓颖/出镜记者
编辑:陆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