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桂林小十字街。图片由王晶提供
■凌世君
在桂林,不仅有十字街,还有小十字街。如今,十字街虽沧海桑田,旧时风貌全无影踪,但至少还保留着名称和街道的格局走向,保留着往昔的交通节点功能和商业繁华局面。而小十字街则彻底消失了,甚至连名称都湮没无闻,仿佛它从来不曾存在过。
小十字街位于今天正阳路与解放东路交叉处,所连接的两条街道,曾经是桂林最闹热,手工业作坊、商铺、戏院、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这是小十字街1935年的照片,摄影者是美国天主教外方传教会神职人员Lavin,照片上街面开阔、道路干净而宁静;店铺上写着“饼食糖果罐头”以及“(全)球最新各种食品”等字样;街道的中心,已经有交通岗亭和路灯,碎石路面代替了青石板路,这是当年桂林当局对城市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成果。有意思的是这张照片的说明:“这是桂林‘时代广场’的照片,拍照的当时很安静。广场有很多栋建筑物和几个行人。”我们都知道,时代广场是美国纽约市最繁华的商业广场,一个美国人把小十字街比喻为桂林的“时代广场”,而不是把十字街比喻为“时代广场”,可见此地在桂林城中的地位以及商业的繁荣。我想,这是水路运输时代此处更靠近漓江码头的原因吧。
拍摄者所站位置为今王城商厦门口,从东往西拍摄,当时桂林的建筑不高,远处的西山山峰清晰可见。画面上的主景街道,当时称为桂东路,明代这条街称为水东街,到了清代,东段称东门大街和东门外大街,西段称为后库街。广西布政司衙门的银库,桂林最早的钱庄、银行都设在后库街。这里曾经是桂林乃至广西长期的金融中心,也是民国时期桂林最繁华的地段。
小十字街的横街,现在的正阳路,在清代,北段称正贡门街,交叉口称天平架街,中段称王辅坪,中南段称马柱脚,南段称三姑庙街。民国二十二年,因正贡门改为正阳门,将以上街道合并,称为正阳路。这条路是桂林做衣行、纸扎铺、戏服行、铁器行、梳篦行较为集中之地,也是桂林旧时桂剧、京剧、彩调演出比较集中之地,街口曾经有关帝庙,庙里有戏台,早期桂林商会也设在这条街上。
小十字街上曾经有我美好的青春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在正阳路上的桂林九中读书,每天都要从小十字街走过,那时,小十字街的东南角,即今天的王城商厦处,有家米粉店,8分钱2两的素米粉,是一个穷学生通常的早餐。街的对面,正阳路上,有家朝西开门的甜品店,那里有5分钱一个的咸粑粑、甜油堆,味道极好,偶尔能买上一个吃吃,那真是一种享受。
在世纪之交的城市大改造中,随着正阳路步行街的建成,正阳路的交通格局已改变,“小十字街”作为十字广场的意义已经不存在,小十字街从此消失了。市政建设、城市改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今,对桂林最后的老巷——东巷街区的改造即将完成,正阳路王城口,又将有一番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