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元朝把修建于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在山东临清向南“裁弯取直”,开挖了会通河,连接到江苏徐州,使整个航运里程比隋朝缩短了900多公里。
清朝地图上的山东省运河
虽然在数据上显示是这样的,但是元朝新开凿的河段运行并不顺畅,主要是因为水源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元朝在山东宁阳县东北的汶水上修建了堽城坝,分汶水入洸水,引汶河水在济宁附近汇入运河。按说经过这样的操作,水源得到解决了,通过大运河运输漕粮是不成问题的,但事实却是除非在特殊年份以及水量极其充沛的时候才可以通过运河,其他时间仍然需要通过海运,或者通过黄河到河南中滦,然后再陆运180里后,在卫河岸边的淇门镇再装船经过卫河运输入京。
1930年山东省地图中的运河
而到了明朝朱棣“靖难之役”以后,都城迁到北平,又面临着元朝同样的问题。但在永乐九年就实现了漕粮通过元朝时开凿的大运河运输进北平,自那之后近500年的时间里,大运河持续稳定运行,不但实现了其漕运的功能,还在沿岸带动发展起了一连串的商业城市。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意思的是,明朝的这波操作也是通过以汶水为主要水源解决的。为何同样以汶水为用水来源,在元朝和明朝却有大不相同的结果呢。
康熙《汶上县志》中的湖泉图
其实细分析起来,元朝时所遇到的问题无非是因为地形以及汶水一带气候因素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水量不均匀而已,只要让水量均匀起来适宜船只航行就行了。
如何在地形上解决?元朝所引的汶水汇入运河之处,因为地势较其往北河段低,往往是向南的河段水量已经极大了,但是向北的河段水量还是不够。而明朝永乐九年在重新启用元朝时开凿的会通河时,更改了汶水入运河的地点,在济宁北九十里的南旺镇汇入运河,彻底解决了汶水因地势原因不能均匀供运河使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