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属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西南部,西邻召陵区,南连上蔡县,东接项城市,北靠川汇区,西北、东北与西华、淮阳区隔沙河相望。
商水县城位于新城区街道办事处与周口市川汇区连接,有大、小3路公交车互通。全县辖3街道、11镇、9乡、1农场,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万亩,总人口123.80万,常住人口89.52万人,城镇化率32.33%(2016年)。
商水县地处冲积洪积平缓平原过渡区,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共划分为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3个土类。
主要土特产有邓城叶氏猪蹄、周家口牛肉、小磨香油、爬河双黄鸭蛋、红提葡萄酒、郝岗辣椒、胡吉粉条等。
旅游景点有马村遗址、章华台遗址、白塔寺柏林、邓城叶氏庄园、郝岗寿圣寺塔、舒庄陈胜故里、扶苏墓、许村汉代白果树、大武元代白果树、白寺曹丘生墓、白鹭森林公园、沙河沙滩游乐场、百里汾河画廊等。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春秋战国时隶属楚国。汉代称汝阳,以汝水为名。
隋代改为溵水。宋太祖赵匡胤为避父讳(其父名赵弘殷),讳“殷”、“溵”等字,“殷”、“商”为同一王朝名,改“溵水”为“商水”。
商水一景
商水地域在西周时,属沈国。春秋时,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此时其县境西部属蔡国,东部属顿国。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国先灭顿国,后又灭蔡国。
战国时,属楚国。
秦,在阳城(含舒庄乡扶苏寺村)置县,属陈郡。陈胜、吴广起义时期,改阳城为扶苏。
西汉时,属豫州汝南郡,县境分属阳城、汝阳、博阳三县。其后其县名屡经变换,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其地域上又分置了殷水肥(治所为商水老城,另一说在今邓城镇潘堂)。大业初年(605年),并汝阳县入殷水县。皇泰元年(618年),置扶苏县,与殷水县同属陈州淮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并扶苏县入殷水县,属河南道。贞观元年(627年)属陈州。兴元元年(784年)属陈州淮阳郡。
五代,县名仍称殷水,属陈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殷水县为商水县。
1947年8月18日,商水县城第一次解放;10月23日,商水县城第二次解放;11月成立商水县民主政府,12月又在其今日辖地西部成立了郾商西县民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商水。1949 年~1953年,商水县属河南省淮阳专员公署,1953 年~1965年属河南省许昌专员公署,1965年后属河南省周口专员公署,1979 年周口专员公署改为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商水县属之。
1988 年4月,省政府豫政〔1988〕65号文件批复:同意商水县撤销谭庄乡、巴村乡、白寺乡、魏集乡、黄寨乡、邓城乡、固墙乡、练集乡,设立谭庄镇、巴村镇、白寺镇、魏集镇、黄寨镇、邓城镇、固墙镇、练集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1996年 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胡吉乡,设立胡吉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
2000年6月,周口地区撤销,设立周口市(地级市),商水属周口市管辖。
2006 年1月,省民政厅下文批准:商水县李埠口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撤销商水县城关镇,商水县新设置老城、新城、东城 3 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7月,经省政府批复,商水县产业集聚区成立。
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周口市将川汇区太昊路街道办事处的冯庄、柴堂两个建制村划归商水县城关乡管辖。
2014年底,商水县辖老城、新城、东城3个街道办事处,邓城、谭庄、巴村、白寺、固墙、魏集、黄寨、练集、胡吉9个镇,城关、汤庄、化河、张明、郝岗、张庄、大武、舒庄、姚集、平店、袁老11个乡及1个国营农场、1个产业集聚区,共573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1458个自然村,4464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截止2018年,商水县辖3街道、11镇、9乡、1农场:新城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老城街道办事处、黄寨镇、练集镇、魏集镇、固墙镇、白寺镇、巴村镇、谭庄镇、邓城镇、胡吉镇、郝岗镇、姚集镇、城关乡、平店乡、袁老乡、化河乡、舒庄乡、大武乡、张明乡、张庄乡、汤庄乡、商水县农场[3]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办事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