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 陵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天 门
古称“竟陵”,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1987年天门撤县建市。
孝子里
据康熙《景陵县志》卷四“街衢”载:“孝子里在南坛,嘉靖初年,邑庠生唐宝事继母从孝称,有司录实申请,因旌其里”。 乾隆《天门县志》卷十三“孝友列传”详细记载有唐宝的孝行。由此可知:鸿渐社区的“孝子里”,街名已有450多年。
西塔寺
我市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江汉平原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西塔寺始建于东汉,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在隋文帝二年,隋文帝下了一个诏书,动用国家资金兴建这个寺院。因为是奉诏,是天子下诏而做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寺庙的名称被称为“龙盖寺”,意思是天子盖的寺庙。传到唐代智积方丈(也尊称积公)主持寺院时,僧徒众多,香火旺盛。 因此,积公也成为当时的名僧。积公死后,龙盖寺改名为西塔寺。
文学泉
文学泉是一口古井,俗称三眼井。位于竟陵城北官池旁,上面覆盖着一块八方形的石板,石板上凿有三个圆孔,呈“品”字形状。相传,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少年陆羽常在此汲泉煮茶,后来,陆羽被朝廷封为太子文学,为纪念这位名人,后世将这口井称为文学泉。
东岗草堂
据乾隆《天门县志》载:“东冈岭,陆子之所居也。位于松石湖畔。‘松石碧波’为古晴滩八景之一”。东冈岭距竟陵城东约30公里,傍干驿古驿道交通便利,水乡生态风景宜人,是为专心治学的幽静之所。东冈岭和松石湖因淤塞和围湖造田,旧时的山水已经不复存在。2003年秋,干一镇人民政府在遗址重建东冈草堂。2015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东冈草堂复建于陆羽故园东侧的丘岗之上。
龙尾山
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黄帝周游山川,路经皂市见五华山下大水咆哮奔流,便问是什么原因,一白发樵翁告诉黄帝,昔日山下都是肥沃的田园,有一天来了青白二龙,顷刻间,山下即成一片汪洋,变成了青白二龙的戏水池了,青白二龙嘻戏玩闹,水越涨越高,大有吞没五华山之势,黄帝闻讯大发雷霆,后听从大臣风氏进言,规劝二龙“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青龙自以为是,不择方向扭头而去,只听得一声巨响,金山陡长千丈,银山突高万尺,将青龙压在山下,只留一截龙尾在五华山西(5公里处)化为山石就成为今天的“龙尾山”
天门山
据史*载:三国时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开,玄郎如门,故景帝孙休以为吉祥,便下令将武陵郡改为天门郡,将此山改为天门山。
你还知道哪些天门地名故事呢?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