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旅游的发展需密切关注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全面做好生态旅游发展效益考核和管理。
应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资源的获取能力,创新生态环境的监管模式;应构建以旅游生态效率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效益考核体系,还应尽快出台一系列生态旅游发展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标准,全方位考核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严格监督生态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绩效管理体系改革与创新的新举措。
景区建设要因地制宜、方便简洁,鼓励采用节能、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设备,实施绿色旅游引导工程,在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民宿客栈等各类生态旅游企业开展绿色发展示范。
落实生态旅游相关企业的环保责任,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善市场调节、标准控制、考核监管和奖惩机制。
科学制定旅游容量。建立游客容量调控制度,科学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江大河源头区、高山峡谷区、生态极度脆弱区等地区,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严格限定游客数量、开放时段和活动规模,健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其他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评估游客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规范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行为。
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创新性。要创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模式。探索创新生态旅游投融资、环境教育、生态补偿等机制,形成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拓宽参与渠道,让当地居民更多分享生态旅游发展红利。
重点应以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旅游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促进绿色旅游产品的研发,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