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关注本号,更多行业内容推送
1、在对民宿的认知上,大致上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没有毛病”。在这个层次,觉得民宿是稀罕物,看哪里都新奇、看哪里都好,挑不出毛病,只差把看到的民宿整体移到自己的地盘。
第二个层次是“尽是毛病”。在这个层次,觉得住过几家民宿、看过数篇理论文章、听过数次讲座、结交数位民宿网红,故而就对民宿有了新的认知,开始轻易否定。
第三个层次是“享受毛病”。在这个层次,觉得民宿不过是不同区域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尽管我不喜欢你的建筑风格和呈现的细节,但你能取悦消费者,我就觉得是一款好产品,值得好好探究背后的逻辑。
2、在挑不出毛病的认知阶段,受制于见识和审美,我们容易被外观吸引。也即,外行看热闹。
正因为如此,民宿投资者为了吸引眼球、锁定消费群体,纷纷在外在形态上着力。毕竟,懂民宿的是少数,而跟风消费的是多数。
先在容貌上、姿态上、气势上胜出,也就注定了民宿开发首先要有空间美。
空间不仅包含了建筑本身,还包括了建筑的外围,在彼此衬托下,融合成一种区别于家和酒店的另类空间。
直到今天,通过空间的塑造,营造空间美,让民宿视觉化,进而利用视觉引流,仍是很多民宿的致胜法宝。
3、在轻易否定的认知阶段,实际上就是看到了空间的局限,开始追索民宿的本质。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再轻易被艺术家画的鬼糊弄,毕竟,谁也没有见过鬼,咋画咋对。
也就是说,空间美属于感性层面,每个人的见解不同,你说美就是美(你说鬼就是鬼)。同时也意味着,你说的美,在我看来可能就是丑陋至极、俗不可耐、不伦不类。
当空间美沦为“鬼”,消费者就开始呼唤“人”。而画人就难了。
民宿的所谓“画人”,就是让生活填充空间,让空间充满人味。也可以理解成,增人味,去鬼性。
敢于轻易否定,一方面是夜郎自大、偏见,一方面是拿人、拿生活来衡量空间。
敢于夜郎自大、偏见,实际上也是由于自体是人,而人,分分秒秒沉浸在生活中。对生活,每个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而且,无可反驳。
值此,民宿的生活美开始战胜空间美,追求生活美成为民宿不沦为“鬼屋”的不二法门。
可是,造鬼屋简单,造一处人居的生活场景那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