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保留历史记忆,彰显地域特色。福利镇大光亭、忠孝祠两座建筑列为阳朔县第一批历史建筑。
福利镇的文化传统表现在建筑上,便是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宫、两寺、一宝塔。这些建筑多古色古香,工艺精湛。
九井十八巷
古镇的房子都是清末年间建造的,都是青砖砌成,每间房子的屋檐上都是泥塑,雕刻而成花花鸟鸟栩栩如生。
房子还有一个共同点:每间房子都有一个大头门,每个头门都对准其前面一所房子的后门,因此整条街几十间房了基本上都是连通的,一家连一家,街内的小巷甚多,故有九井十八巷之称。
深山藏古镇,青峰倾廓门
从天后宫的后门可以直到兴隆街,全长500多米,这就是古镇的最大特点。那时若登高鸟瞰,便有“深山藏古镇,青峰倾廓门”的情韵。
三亭
大光亭,始建于民国17年,系砖石结构二层楼亭;魁星楼高拱入门是河岸通老街的城门,至今古城仍保存完好,大石方砌,十分坚固,溪水穿镇由此洞流出而注入漓江,古埠头有城门、高墙、溪流。
观景亭与这里的青山、流水、帆船、沙洲构成一幅动静结合、古今掺和的水墨画。在岭背街的南端立着一座红砖门,那就是福利市门,即福利圩的南门,门外就是福利港的码头了。门内的右侧有一座较矮的门,门额上写着“忠孝祠”三个字,忠孝祠,始建于清朝初年,从此门穿过,便可看到横跨在玲溪水口上的接龙桥亭,也叫龙母亭。
玲溪,又名泠溪,其上先后建有两座小石桥。一座为料石结构的单孔拱桥,名“龙母桥”,侧面还有一座平行相靠的石桥,名“接龙桥”,两桥桥孔上下错落呈“吕”字形,合称吕仙桥,但码头重修后,这一景观已经看不到了。亭子虽然建在龙母桥上,但也有人称其为接龙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