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庆市举办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一位女教师执教的《紫藤萝瀑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品读美句环节,这位教师讲了三种品读的方法:一是读动词,读出动词饱含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二是读停顿,读出一组否定句的意味,读出作者的震撼与惊叹;三是读抑扬,读出一组叠词的表现力。教师在范读之后,鼓励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读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就这样,一篇陌生的文章在学生反复朗读中不断被理解与吸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每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教师应该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这位教师的做法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提高了朗读能力,培养了语感。
此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钻研课本。在讲到“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长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时,这位教师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读出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有些学生读出了紫藤萝迫不及待的心情,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引导他们从这句话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位教师的阅读教学保护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注意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鼓励学生向更深的角度体验作者情感,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
这节课第三个亮点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体现语文课的综合性。在讲解文章的最后两段时,这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从今昔不同的紫藤萝对比中,从花与人的相处中,探究文本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写成句子:“我是____中的一个,也正是一个个____的我,共同建设一个____的中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运用,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将文本传达的思想与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将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学生要树立的价值观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但本节课也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位教师在检查完学生预习之后,设置了一个选点品读板块,这个板块选的内容是能够体现作者对紫藤萝情感的句子,用幻灯片直接呈现。我认为,这个内容放在这里有一点唐突,因为学生刚刚预习完课文,不可能初读就能完整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而且教师直接呈现情感的句子也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将这个板块放在“忆花”板块之后,学生就可以运用刚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找描写作者情感的句子,并梳理出作者的情感线索,得出紫藤萝给作者带来的情感变化与生命启示,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与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非常精彩。这位教师声音抑扬顿挫,情感非常丰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1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