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550年疆域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处于双方矛盾的中心,明朝皇帝可谓真正实现了“天子守国门”。
这种将国都放在矛盾中心的做法在明朝强盛时期是没有问题的,北京处在400mm等降水量附近,而这附近自古以来就是朝代边界战争频发之地,将都城设立在此,大大缩短了北方作战动员的集结距离和所需时间,而军需物资供应、人员补充也能得到国都源源不断的供给,有利于对外作战。
可是换过来讲,一旦明朝实力不济,就容易陷入类似”土木堡之变“的帝国危机中。明朝的灭亡和后金入主中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土木之变后救大明于水火的于谦)
总结从秦汉时期到明朝时期,中国的历史变迁始终与等降水量线分割不开,可见历史的发展中也蕴藏着地理沧海变迁的知识。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时期,自然地理对于政治、民族的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于影响至今。
(清朝疆域图)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统治前期缓解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的矛盾,使得各民族之间交流更加和谐。而民族问题的解决和相互交流也奠定了中国目前的疆域与民族融合的基础。
再加上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400mm等降水量线作为分界线也在历史长河中被逐渐淘汰。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不易君子是文史地理爱好者聚集地,后台私信:“交个朋友”一起谈笑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