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拥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另外,根据《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湿地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海洋/滨海湿地,如海草层、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沼泽等;二是内陆湿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丛沼泽等;三是人工湿地,如水库、水稻田、盐田、鱼塘等。
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湿地有“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之称。据统计,全世界超过10亿人以湿地为生,全球40%的物种在湿地中繁衍生存。因为湿地具有污染物降解、颗粒物沉降、营养物转化等净化地球环境的功能,又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对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拥有强大的碳汇功能。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茂密,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同时,随着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萎凋落,植物残体在湿地土壤中不断累积,缓慢分解,这样大量的碳就被“锁”在湿地中。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碳储量却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以泥炭湿地为例,泥炭从冰河时期便开始大规模积累,尽管初级净生产量较低,但碳的储量仍不断增长,与森林固碳有成熟期或碳饱和不同,泥炭湿地固碳是无限期的。它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存储大量有机物质,因泥炭湿地的厌氧条件,极大地限制了营养物质的转化和有机物的分解,避免其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去。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分解速率低、碳沉积速度快的特征,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过程中会积累大量无机碳与有机碳,具有很强的固碳功能。湿地中的植物、藻类和部分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分解转化成简单的气态产物,以甲烷、二氧化碳等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湿地碳循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所以,湿地一旦遭到破坏,碳分解的速度就非常迅速,造成短期内的气温升高和灾难性事件发生。保护湿地不仅是保护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18年,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13个,数量位居第一。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进行的立法,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从过去的湿地单要素保护、局部保护延伸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行动,我们将会以更加自信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王莉中国地质图书馆副研究员,肖红叶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