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儒释道就在中国呈三足鼎立之势。在佛教兴盛时期,中国大地上自然建造了不少寺庙、佛像,其中,有一座佛像成了我国最大的-尊摩崖石刻造像,它就是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也叫凌云大佛。因为这尊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旁边,所以被称为乐山大佛。然而乐山大佛其实还有一个真正的名字。1989年,考古专家曾在大佛的龛窟右侧的悬崖峭壁上发现一座高 6.6 米、宽3.84 米的摩崖碑,上书《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据证实,这座摩崖碑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而我们也因此确定了乐山大佛的真实名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处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汇流处。据说,古时候这里一到汛期就发大水,威胁江上渔民和江边村民的生命。于是,唐朝的海通禅师为了普度众生,降低汛期发洪水的危害,就招集人力,历时 19年,依山开凿了一座弥勒佛像。
当我们身临其境,看到乐山大佛的本尊时,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它要开凿 19 年之久才建好了。经过实地测量,乐山大佛通高 71 米,仅头部就高 147 米,宽10米!端看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双手抚膝,临江危坐,却不因过于高大而显得木讷,反而一脸肃穆,看起来特别温和,颇有俯视众生之苦的意思
乐山大佛头部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这些发攀都是由一块块石头逐个嵌人进去的。再看大佛的耳朵,长达7米,而耳垂根部内侧,有一个深约25 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曾从耳中掏出许多腐朽的木泥,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这句话。大佛的脚背宽8.5 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大佛这么大,是如何才能不 被雨水侵蚀的呢?这就要归功于 大佛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了。正面我们看不出来,实际上,在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的隐形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 层的螺髻中,第4层、第9层、第18 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流的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 米、宽 1.26 米、高 3.38 米的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相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 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遍布佛身的水沟和洞穴.真正如清代诗人王士祯所说的那样“泉从古佛髻中流”,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使佛像不至被雨水侵蚀。
如此巧夺天工、奇思妙想,足可见我国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