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两降一补是什么,三去降补具体指什么

首页>健康>作者:YD1662022-10-26 13:57:06

作者:高瑞东 赵格格 刘文豪 刘星辰 杨康 顾皓阳 查惠俐

核心观点

此次报告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此次报告明确,在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后,下一阶段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两个目标缺一不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二者内核一致、相互牵引,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本质要求,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方案”。

从顺序上,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产出缺口,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逆周期调控存在发力空间,供给端的产业升级和内需潜力的进一步释放,都是政策可以主动作为的方向。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政策,会使供给曲线左移,是在做减法,所以必须要配合拉动总需求的政策,这样才能防止经济增速回落。高质量发展需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双循环战略”和“建立统一大市场”将会成为贯穿下一阶段的经济主线。

过程中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胜利果实。当前,国际形势加速演变,我国面临多元安全威胁。国际政治经济回归保守主义,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维护技术霸权,拉拢盟友建立封闭小圈子,意图创造“排中”供应链新环境。“十四五”时期,中美进入指标对抗期、矛盾激化期,为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更需把握战略主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在安全发展领域上,报告指出,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高质量发展要可持续,兼顾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此次会议对“能源革命”的相关表述,延续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即强调“先立后破”与“保供稳价”。我们理解,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新能源体系仍是长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实施节奏上,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健全就业、社保、住房、等民生体系,是将高质量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方式。只有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从需求端牵引供给侧改革,实现更好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机制、就业优先、健全社保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

一、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本次大会主题,开宗明义,清晰明确,就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指明了接下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心任务,全国人民需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方向。本次大会,是我党在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胜利之后,是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时,坚定目标、坚定信念的一次关键性会议,更是对全国人民、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庄严承诺。

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基于中国特色国情所推动。此次报告对其本质要求做出明确解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可以从这一定义中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一是“高质量发展”,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者内核一致、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而人民美好生活,则是牵引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点。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通过优化分配机制将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才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才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才能跳过西方社会以资本为中心的传统现代化模式所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的难题。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此次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放在了首要任务。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十七大报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八大报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十九大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到此次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描述,党代会报告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和清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越来越系统化、体系化,并将其定义为当下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去两降一补是什么,三去降补具体指什么(1)

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为两个内涵,一是坚持“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坚持“高质量”,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是实现全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当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可能在经济规模收缩的背景下实现产业升级,也不能因为改革遇到了困难,就走回老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础没有改变,产需两端均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

第一,“总蛋糕”还有扩大空间,经济稳定扩张,才能更好的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体量稳定扩张,才能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稳定的经济大盘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总体量依然有扩大的空间。从中长期来看,2021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但距离发达国家依然有较大距离。

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存在产出缺口。2020年及2021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速约为5.1%,假设2022年全年增速落于3.5%至4%的区间,则对应疫后三年平均增速为4.6%至4.7%。2022年7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至6.5%。也即为疫后经济增速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疫后长期存在产出缺口。

产出缺口在疫后长期存在,不仅是因为我国受到了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冲击等外部因素,也是因为我国在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中,旧动能收缩而新动能尚未完全补上。但反过来,这也预示着,“十四五”期间我国的逆周期调控,依然有发力的空间。对于新经济部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将坚定不移的推进;对于传统经济部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多主体供给的住房制度均是政策可以继续发挥效力的议题。

三去两降一补是什么,三去降补具体指什么(2)

第二,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空间,也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产业升级、自主可控持续推进,成为了制造业复苏的重要支撑。我国已经在例如光伏等行业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地位,但是依然存在相关领域发展较为薄弱的情况,存在被欧美国家进一步卡脖子的风险。从研发资金投入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资金占GDP比重虽然在稳定上升(2020年,2.4%),但依然低于发达国家(2020年,美国3.45%,日本3.26%,德国3.14%)。

在全球发达经济体进行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布局的大背景下,机遇和变革稍纵即逝,如果无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赢得主动权,就只能跟在别人身后,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十四五”期间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更是赢得历史主动的战略先手。

三去两降一补是什么,三去降补具体指什么(3)

此次报告特别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重要的中国国情。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是过去我国能够进入全球生产链的敲门砖;而今后,相对优异的人口结构,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将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支撑。

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青壮年劳动力占比结构,依然优于发达国家。横向对比来看,全球多个国家都在步入老龄化,中国25岁至49岁青中年劳动力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在2035年之前均高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这使得我国在短期依然享有相对较强的劳动力资源禀赋。

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进入城镇化进程的中后期,从增量来看,未来十年中国还有约1.4亿新增城镇人口的消费、购房需求有待释放[1]。从存量来看,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后期,整体消费率有望缓慢提升,国内消费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具体可以参考我们在2021年12月2日外发的报告《从六国经验,看中国消费何时崛起》)。

三去两降一补是什么,三去降补具体指什么(4)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