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骨科医生就是“木匠”,没错,骨科手术中电钻,锤子,凿子,钉子等工具样样都全,不过只有骨科医生可以把这些钉子板子安全有效的放在人体里。那么做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打到身体里的钢板钢钉需要取吗?不取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下面,就说说这些内固定物的“售后保修“。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您将了解以下问题
- 骨科内固定物不取行不行?
- 什么时候一定得取?
- 什么时候尽量取?
- 什么时候取合适?
- 内固定物取出有风险吗?
- 内固定取出后需要注意什么?
骨科内置物不取行不行?
骨科手术(包括骨折、脊柱退变、肿瘤等)后,体内的内固定物取还是不取?其实,在骨科界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一般认为,有些内固定物是不必取出的,或者不建议取出。
- 内固定时间过长 一般内固定在体内超过三年,骨质会包裹住螺钉螺纹,非常结实,取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螺钉滑丝,勉强取出反而会增加手术创伤,因此尽量不取。
- 高龄 一般情况下,年龄超过60岁者,尽量不取,尤其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时,毕竟年龄大,身体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为取内固定再做次手术有些不值当。
- 上肢或骨盆内固定物 比如前臂骨折的内置物取出后,可能会影响前臂旋转功能;肱骨钢板比邻重要神经,而取钢板时为了避免误伤,常需要切一个大口子充分显露;骨盆内固定物由于比较深在,取出时可能造成副损伤,因此这些位置的内固定物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尽量还是不取为好。
- 断钉或者特殊螺钉 内固定有时会断裂,如果螺钉断裂在骨头里,一般无需取出。还有就是某些特殊设计的螺钉,比如Herbert螺钉、锚钉,这些螺钉是全部埋入骨头里面的,无法也不必取出。
当内置物出现异常,或者位于特殊位置时,就必须要取了
- 固定失效 钢板植入后,如果出现了断板、移位,此时就失去了固定效果,反而会阻碍骨折愈合,此时就需要取出内固定
- 感染 内固定置入体内后,一旦出现感染,细菌很容易沿着内固定播散,抗生素很难控制,因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常意味着需要去除内固定。
- 异物反应 目前骨科使用的内置物大部分为钛合金材质,性质稳定,大多数人可以和这些内置物和平共处,但难免有一小部分人对这些内置物存在排斥反应,会出现皮肤红肿、切口愈合困难,破溃等,这时候一定要取出。
- 特殊部位的固定 比如踝关节的下胫腓联合螺钉,在下地负重前一定要取掉;比如脊柱骨折时使用的椎弓根螺钉,由于椎间没有融合,脊柱节段间会有微动,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疲劳性断裂,在骨折愈合后也需要取出。
- 年轻人内固定术后 再好的材料也很难挺住几十年的磨损与腐蚀,年轻人内固定术后,能取还是尽量取出来。
- 影响关节活动 有时临近关节的骨折内固定会影响关节活动,比如肩锁关节部位的锁骨钩钢板,肘关节处尺骨鹰嘴钢板。当骨折愈合后,应该尽量取出
- 皮包骨 比如尺骨鹰嘴钢板,锁骨钢板,外踝钢板,在这些部位内置物就位于皮下,不仅摸着不舒服,突起处和外界反复摩擦也容易损伤皮肤,这些地方的钢板,也应尽量取出。
在骨折愈合后就可以考虑取出了
手术后,骨折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抵抗一些外力,但是此时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并未完全愈合,一般术后一年左右,骨折才能完全愈合,因此,在愈合较好的情况,一般术后1-2年取出内固定,但具体情况需根据骨折愈合具体情况或遵医嘱。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骨折后3个月就会出现愈合倾向,多数可以看见骨痂生长,如果过了半年甚至一年,骨都没有愈合表现,那么就要警惕骨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需要查找原因,可能得再次手术促进骨折愈合。
内固定取出有风险吗?医学上,内固定取出属于II级手术,主治医师级别就可以进行,手术本身风险不高,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内固定取出手术存在风险。比如肱骨内固定取出存在神经损伤风险;锁骨内固定取出后存在二次骨折风险;内固定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螺钉滑丝,部分遗留体内;正因为这些风险,很多内固定物医生不建议取出。
内固定取出后需要注意什么?一般来说,当内固定可以取出时,意味着骨折已经愈合,但是,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取出内固定后,同一位置出现了二次骨折。比如锁骨内固定取出后,术后2~4月内不建议进行接触性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直到确认骨折已经完全愈合。前臂内固定物取出后早期同样存在骨折风险,也需要定期复查。
总结一下,目前骨科内固定钢板、螺钉的材质均比较安全,一般不会与人体产生反应,但也有可能出现疲劳断裂,需要定期复诊拍片。内固定是否要取出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在术后一年骨折愈合后可以考虑取出。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欢迎关注评论,也欢迎朋友们加入我的圈子,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