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大家因为疫情憋在家里,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传染病。这头一个,咱们谈谈鼠疫。
鼠疫,别名黑死病。我国甲类传染病,仅有霍乱可以与之并列,艾滋病、非典都是乙类传染病。引起鼠疫的病原菌叫耶尔森鼠疫杆菌。人可能通过跳蚤叮咬、接触、呼吸三种途径被感染。自然疫源是鼠类。容易在长期的干旱后,突然降雨增多后发病。
虽然是同一种细菌,根据感染位置和传播方式不同,鼠疫分为腺鼠疫和肺鼠疫两大类。
腺鼠疫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痛,全身皮肤淤血等。死后因脓毒血症造成的皮下出血,尸体呈黑紫色。常见的传染源是褐家鼠、黄腺鼠等啮齿目动物为主,狐、狼、猫、兔、羊、骆驼也能带菌。啮齿目动物,对鼠疫杆菌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就是说,老鼠们虽然感染了鼠疫杆菌,却不得病。
土拨鼠
跳蚤叮咬老鼠后,会吸食它的血。鼠疫杆菌进入跳蚤的消化道后,会引发肠道出血,凝血块造成跳蚤因“消化道梗阻”而死。跳蚤在死前会因过度饥饿而发疯,去叮咬那些它平时不常叮咬的动物,其中就包括了人。但因为消化道梗阻,它咬了人也吸不进咱们的血,反而会把自己肠子里含有鼠疫杆菌的血吐出一些,感染我们。
另一种作死式的传播方式是猎*野生动物,在猎*和进食过程中,因皮肤及黏膜接触而被感染。比如2019年4月底,一对俄罗斯夫妇因鼠疫丧命蒙古国,正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捕猎土拨鼠(旱獭)被感染的。
图片来源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1347-1353年,起源于中亚,随蒙古军队传入欧洲,法国和意大利受灾最为严重。*死了超过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最早用“黑死病”来描述这种瘟疫的正是这个时期的丹麦人,是因为患者死后,尸体会因为皮下淤血呈现黑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