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是什么结果,一战结果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9:40:5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灾难中的灾难。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它不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续集。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百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很多人想要,但没有人想到要来的是什么的一场战争。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当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人们感到的是惊愕,而不是悲痛。没有人喜欢傲慢无礼的斐迪南大公,但奥匈帝国的鹰派人物认为,这正是一个报复塞尔维亚的绝好借口。奥匈帝国的鹰派之所以如此蛮横,不是因为他们强大,恰恰相反,是因为奥匈帝国已经江河日下。正如自卑的人自尊心格外地强一样,奥匈帝国对国家的尊严也更为敏感。主战派认为,如果不利用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大做文章,挫败塞尔维亚对外扩张的野心,一劳永逸地解决令人头疼的巴尔干问题,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奥匈帝国的国内政治局势也需要一场对外战争。奥匈帝国国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各种分裂主义的声音越叫越响。战争,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像一剂强心针,把奥匈帝国从衰亡和分裂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一战是什么结果,一战结果(1)

奥匈帝国在筹划入侵塞尔维亚的时候,几乎没有考虑俄罗斯出兵的可能性。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俄罗斯是不会出兵援助的。这是他们最大的失算。俄国一直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和巴尔干民族都属于斯拉夫族。19世纪,泛斯拉夫主义在巴尔干地区逐渐流行,而俄罗斯一直是其背后的支持者。尤其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原本觊觎的是中国的东北,他幻想能够建立俄罗斯的远东帝国。但日俄战争失败之后,俄国转而加紧对巴尔干半岛的经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无异于是到俄罗斯的后院放火。这次再也输不起了。而就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的时候,俄罗斯已经秘密地开始集结部队了。在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就像两辆迎面开来的列车,终于相撞了。

如果德国不参战,那么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将引发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但这也只是一场局部的冲突。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预谋已久的计划。巴黎和谈的时候,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曾经讨论过,到底在哪里审判和绞死德皇威廉二世。其实,直到最后一刻,威廉二世都还在犹豫。他对主战的军官们说,我给了你们想要的,你们可不要后悔啊。一战结束之后,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他在回忆录里写到,是犹太人和共济会阴谋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后起之秀迫切地想要成为在全球说一不二的帝国,但却一点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帝国。德国统一之后,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一直奉行一种“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为了遏制法国,德国和所有的欧洲大国都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德皇威廉一世去世之后,老臣俾斯麦失去了政治靠山。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威廉二世性格暴烈、对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充满鄙视。新人新政策,德国很快就提出了“世界政策”(Weltpolitik)的主张。德国人说:“我们不想把任何人置于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有自己的位置。”但究竟什么是“世界政策”?没有人知道。在“世界政策”的外交道路上,德国越走越窄,最后几乎一个朋友都找不到。

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势不两立,德国必须在这对冤家中间选择一个。德国选择了奥匈帝国。然后,俄罗斯选择了法国。德国曾试图拉拢英国,但这两个国家的气场就是不对。英国有英国的傲慢,德国有德国的自负。1896年英国在南非入侵特兰斯瓦(Transvaal)失利,威廉二世冒冒失失地发给特兰斯瓦总统克鲁格一封电报,祝贺他击退英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羞辱。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开始扩充海军,英国觉得这是一种挑战。1904年,英法正式签订协约,达成了关于海外殖民地的谅解。英德从此成陌路。

当奥匈帝国叫嚣着要惩罚塞尔维亚的时候,它还得悄悄地看德国的脸色。没想到的是,威廉二世非常痛快地说,不管发生什么,德国做为忠诚盟国,都会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听说奥匈帝国已经集结了部队,他又犹犹豫豫地说,那么,打一场局部战争也是可以的。军方告诉德皇,一旦部队被全面动员起来,战争的机器就无法停止前进。7月29日,俄国下达总动员令。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德国同时对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保持中立。更为卑鄙的是,德国提出,如果法国宣布中立,就得把凡尔登和土尔的军事要塞交给德国,表示法国的诚意。还没有等到法国答复,德国就在8月2日通知比利时,要求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遭到拒绝之后,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同一天,德国对法国宣战。

如果英国不参战,那么德国的介入会引发一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战争,但这还称不上是世界大战。

英国最后和法国和俄国站在一边,怎么看都是一种奇怪的选择。英国和德国本来是天然的盟友,但和法国、俄国却是长期的对手。德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国,德皇和英王还有亲戚关系。德国和英国都是新教国家,不像法国,是个无神论和天主教的国家,也不像俄罗斯,是个东正教的国家。法国和英国是宿敌。英国称霸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法国。两个国家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在争夺非洲殖民地的时候,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法国。为了埃及,法国和英国差一点没有打起来。英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土耳其海峡、阿富汗、波斯、直到中国,都有面对面的冲突。大英帝国的璀璨明珠是印度,但俄罗斯恰恰能够扼住英国通向印度的咽喉。英国和法国、俄罗斯的结盟,不是因为绵绵不绝的爱,而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恨。1904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协议,实际上是两个国家都感到累了,烦了,才达成的谅解备忘录。1907年英国和俄国的交好,也是出于羁糜的考虑。英国邀请俄国一起分享世界霸权,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决斗。

当德国同时对俄国和法国开战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议会陷入了混乱。英国只在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参战。从表面上看,英国参战的理由是德国入侵比利时,破坏了1839年欧洲各国签署的《伦敦条约》。这个条约承诺,要保护比利时永久中立。普鲁士也是签字方之一。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德国占领比利时,然后又占领了法国,那么就可能从比利时或法国的沿海,进攻英国。但这一推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如果”的前提下的。假如德国真的打败了法国和俄罗斯,或许会有一天向英国发起挑战,但在1914年,德国两头作战已是应接不暇,怎么可能会想到去打英国呢?历史学家弗格森说,英国参战的真实原因是国内政治。以赫伯特·阿斯奎斯为首的自由党政府没有能制止这场战争,他和他的内阁成员们本来是应该集体下台的,但参战拯救了自由党。自由党当然害怕改变自己的立场,但他们更害怕保守党上台。德国入侵比利时,拯救了自由党。

当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都兴高采烈。欧洲人早已习惯了战争,战争将带来新的生机。人人都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赢得这场战争。威廉二世对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说,到秋天叶落,大家就能回家。俄国将领满心希望在六周之内打到柏林。如果有谁说六个月,大家就会觉得他太悲观了。只有英国名将基奇纳(Herbert Kitchener)说,这场战争至少要打三年。大家都觉得他简直是莫名其妙。然而,到1914年11月,西线就已经进入胶着状态,双方的士兵只能躲在战壕里,只能困守,无法进攻。一战时期最重要的新武器机关枪,其实是一种防守型的武器,而不是进攻型的武器。只要战壕加上铁丝网,同时把战壕前面清理出来一片开阔地带,就根本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就像一个德国机枪手回忆的那样:“敌人几百人几百人地往前冲,我们根本就不用瞄准,直接照着人群扫射就行。”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会战,仅仅在一天的时间内,就用两万名英国士兵惨死在德国的机关枪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夺去1000多万士兵的生命,负伤的士兵有2000多万,欧洲几乎十室九空。

当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递交最后通牒的时候,塞尔维亚总理帕西茨还在外地参加竞选活动。听到这一消息,他想到的不是在第一时间回去商量对策,而是想能不能化名到国外度假——在转折点上,历史确实是由少数人决定的,但他们远远谈不上是英雄人物,他们可能只是一群缺乏智慧和胆识,既没有责任心,又没有牺牲精神,只是出于巧合和偶然,被放在舞台中央的平庸人物。

着名军事史学家基根(John Keegan)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短视和贪婪、自私加懦弱、狂热与激情,所有的要素揉合起来,突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最晴朗的艳阳天,陡然来了一场暴风雨。

趣历史官方*qulishi_v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