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氏是什么世族,青阳氏是谁的后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21:49:11

中国姓氏众多,每一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考其受姓原因,有些是以国、邑、乡、地、亭为据的;有些是以人的名、字、技能、谥号、官职为据的;有些是帝王恩赐的;有些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他姓中分离出来的。有的虽同一姓氏,其各支起源毫无牵连。对此,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总结出“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门第,南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记述说:“自隋唐而上,官为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降至隋唐,废“九品”行科举,为庶族地主打开了晋仕之门,作为选举仕进依据的簿状理当摒弃,但是社会风尚积重难返,士族门阀观念仍旧炽行朝野。唐人刘知几在《史通·邑里》中说,当时“世重高门,人轻寒族”,不仅旧族纪其先烈、贻厥后来,即使荜门寒族,百代无闻,而骍角挺生,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妄承先哲。自宋代始,出现了私家撰谱。到了清代,统治者看到家谱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故予以鼓励和提倡。康熙和雍正皇帝都曾下诏号召民间修撰家谱,于是修谱之风遍及各家各族。但是,不论是官修的簿状,还是私撰的家谱,对传说时代的追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扬善隐恶,淆讹攀附,冒认始祖等不足。因此,我们要想弄清各姓起源,需要做大量的黜伪崇真,去芜取菁的考辩工作。

张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之大,人口之众,分布区域之广在中华诸姓氏之中均居首位。对于张姓在上古时期因始祖挥的官职而得姓,古今史学界无疑议。但张姓起源何处,却众说纷云,其影响较大的说法有二:

其一,山西太原说。持此说者以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海赢先生为代表。他在《张氏源流初探》一文中的“张氏起源于山西太原”的命题表明了他的基本点。他承认张姓始祖挥以职官弓正而得姓的说法,但没有提出挥居山西和在山西活动的典籍依据。他又提出了春秋时期晋大夫解张,字张侯,以字得姓,为张氏始祖的说法。对解张为张姓始祖说,前人早就给予了否定。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仕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他明确地阐明了春秋时期晋国的张氏是解氏改为张姓,与上古挥后裔张氏无涉。

其二,河北清河说。持此说者以当代姓氏学者邓洪波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华姓氏通书·张姓》一书中云:“清河为张姓的祖居之地和最早最大的郡望。”邓先生所说张姓起源于古清河很道理。因为后世张氏谱书提到得姓郡望时多讲清河,谱书的版心也往往标有“清河堂”字样,以示不忘先祖之地。但邓先生把上古时期挥公所居清河的地望说成是“相当今河北清河县全县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方”却很难使人用赞同。虽然河北清河张氏是因居地河北清河而得名,况且在隋唐前后一直为张姓望族。但是,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三》记载:“清河东武城张氏本自汉留侯良裔孙……,自河内(今沁阳一带)徙清河”。《史记·留侯世家·索引》引晋代皇普谧考证说:“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因刺*秦始皇不成而避难“良乃更姓(张)”。可见河北清河张氏是由姬姓改为姓张,从“河内徙清河”,也不是上古时期挥公的后裔。

以上二说只能说明继上古时期的挥公以职官得姓张氏之后,春秋时期又出现了晋大夫解张的后裔从解姓改姓的张氏和汉代张良从姬姓改姓的张氏。此两支张姓和上古时期挥公后裔虽为同姓但姓氏由来各异。那么张姓始祖挥公,究竟祖居何地、受姓于何处?笔者根据手头资料分析认为:张辉先人青阳氏、张氏母亲河清河、张辉居地青邱、张氏最早郡望清河堂均在今河南濮阳一带。

青阳氏

青阳氏为张氏得姓始祖挥公的先人。对于张辉的先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代欧阳修《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张氏出于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明嘉靖年间张浚所纂《张氏统宗谱》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氏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为弓正,主祀弧星……”。清乾隆年间重修《张氏家谱·受姓渊源考》中说:“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从上述文献与张氏谱牒记载看,对挥为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有分歧。但对于挥为张氏得姓始祖,挥的先公号青阳氏这一观点,古今史学界均无疑义。古人对外称自己的家族或纂修本族谱牒,有将本族名称之前冠以居地名称的习惯,由此可知青阳氏因居地青阳而得名。古代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青阳氏若以水得名的话,必居名青的河水之北。

清河

清河,是中国上古时期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北魏郦道元认为,古清河发源于内黄县南,入今濮阳后,在长寿津分为两条河道。一条向北,经今清丰、南乐入河北大名,为广宗以下古清河的上游,即《水经》中提到的故渎河。一条向东,经今范县入山东莘县,为高唐以下古清河的上游,即《水经》中提到的漯川河。两条河均为五帝时期禹导河治水所开挖,其源头一致,分流处在“长寿津”,为大禹治水导河地点。对此,郦氏在《水经·河水》“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下作注:“《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汉书·沟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二渠水引河。一则漯川,今则所流也;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对郦氏此说,唐代司马贞亦有同论,他在《史记·河渠书》“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之句下《索引》:“二渠,其一即漯川,其二王莽时遂空也”。对于上述两条河道,文献有如下记载。

故渎河:故渎河又名清水、淇水、白沟,系大禹治水时在长寿津(在今濮阳老城西10公里处)开挖的一条古河流。《水经·河水》记:“故渎东北经戚城西,故渎又经繁阳县故城东,北经阴安县故城西,故渎又东北经昌乐县故城东,又东北经元城县故县西……,又东北至修县东会清河。”文中提到的地名;戚城在今濮阳市区,繁阳在今内黄县楚旺镇北,阴安在今清丰县英满城,昌乐在今南乐县仓颉陵北,元城在今大名县元村镇,修县在今景县南。可知这条河道发源于内黄县南,经今濮阳市区戚城遗址西,西北经今内黄县楚旺镇,又经今清丰县西,又经南乐县西,入今河北省大名县,在景县汇入清河。对于这条河道的发源地及其流经地域,各种文献记载大致相同,但对其河流名称却不统一。

《大名府志》称此河为淇河。清咸丰《大名府志·山川》记:“淇河,在开州(濮阳古称),下流入清丰界”。

濮阳地方志书称此河为淇河、淇水。清光绪《开州志》载:“淇河,《方舆纪要》:‘淇水自浚县合卫河支流,复引而流入开州,又东北入内黄县界……。《通志》:‘淇水在开州,今凅’”。

《汉书》和内黄地方志*载此河为清水、清河。清光绪《内黄县志》载:“清水,《前汉书·地理志》内黄县注:‘清河水出南’”。

《水经》的作者认为此河名淇水也称白沟。《水经·淇水》载:“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又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

郦道元《水经注》说此河清、淇二名混称。他在《水经·清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条下注:“谓之清河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地理志》曰:‘清河水出内黄县南’无清河可来,所有者唯钟是水耳,盖河徒南注,清水渎移,唯流迳绝,馀目,故东川有清河之称,相嗣不断,目尚存,故东川曹公开白沟,遏水北注,方复故渎’”。

文献记载,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古清河之东流漯川河在魏郡决口,泛滥清河以东数郡。当时王莽以为河水东去,从此他在元城(今河北大名一带)的祖坟不再受河水之害,未予堵塞,以致故渎河(清河、淇水)河水断流。东汉建安九年,“曹公(曹操)开白沟,遏水北注”,入大名以下故渎河(清河、淇水)下游河道,使新开挖河水称清河、称白沟又称淇水,出现一水多名。而故渎河(淇水、清河)上游(今濮阳至大名段),自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魏郡决口始,因断水而名亡。

漯川河:漯川河又叫商河、清河,系大禹治水时在长寿津开挖的另一条古河流。《水经·河水·漯水》说:“河水东经铁丘南,河水东北流而经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河水又东北经卫国县南为郭口津,河水又东经鄄城县北。……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郦道元注:“商河首受河,…….世谓之清水。”文中提到的地名:铁丘在今濮阳市区,濮阳津在今濮阳县昌湖村,卫国县治在今清丰县孙固城村,杨虚县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可知古漯水在高唐以下称商河,也叫清河。

对于漯川河,王玉哲先生认为“这条商河俗称小漳河或称清水,也就是《史记·苏秦列传》中所谓:‘赵,南有河漳,东有清河’的清河”(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174页)。

其实,漯川河的上游(今濮阳河段)也称商(滳)河,濮阳上古时称商丘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已发现的甲骨文中有商王在滳河燎祭(燎祭也称柴祭,是原始社会就已出现的祭祀自然神的一种重要祭天仪式)和占卜的记录。如:

《合集》8310卜辞云:

丁亥卜,古贞:鹿□于滳

《合集》28180卜辞云:

王其侑于滳,在右石燎,有雨?

既川燎?有雨?

□其呼戌舞盂,有雨?吉。

□万舞盂田,有雨?吉

以上卜辞中鹿与滳同版,盂与滳同版,根据同版卜辞地名联系法,鹿和盂离滳水不远。鹿地在今濮阳县城南鹿城村。盂地是指今濮阳县城东南的程庄村。二地同在今濮阳县城南,东西相距不足10公里,又同在商代的滳水岸边,可知古代的滳河在今濮阳县城南,直到商代,商王还在这条河上举行祭祀河神的活动。今濮阳县城东南的昌湖村原名商湖,是《水经·河水》提到的濮阳津也是商河中的要津,《宋史·河渠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癸酉,河决商湖”即指此处。

另外,此河濮阳河段也叫清河。清咸丰《大名府志·山川》记:“清河,在开州东二十里,澄碧汪洋,居民因造纸为业,长数里”。清光绪《开州志·山川》载:“清河,在州东二十里,《通志》‘澄碧汪洋,居民因造纸为业,长数里’清河鱼唱为州八景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河南省(卷)》释,今濮阳县清河头乡政府驻地----东清河头村,是“因地处清河之源头,故名清河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河南省(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4月版296-297页)。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古清河分向北、向东两股河道,北流称故渎河,东流称漯川河。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河北临漳西南),以致故渎河之水汇入东流漯川河,北流故渎河断流。二流归一后,东流漯川河超出负荷,河水猛涨,长期泛滥今山东北部地区。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后,河道始固定下来。该河道一直维持到北宋。金太宗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宋东京太守杜充为阻金兵南下,自李固渡以西掘堤,使大河改道,决水南流,经豫鲁之间汇入泗水,夺淮入海,漯川河断流。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历延津、长垣、兰考、东明、曹州、濮州、郓城、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二派:一支合泗水入淮,又称南清河。一支从高唐行漯川河下游故道入海,又称北清河。而漯川河(商河、清河)上游(濮阳至高唐段),自金太宗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杜充在李固渡掘堤始,因断水而名亡。

综上所述,古时河北广宗一带的古清河和山东高唐一带的古清河皆起源于今濮阳,源头均在今内黄县南、濮阳县西部的“长寿津”,此地是《水经·清水》“又东入于河”处,也是大禹治水导河处,郦道元认为“谓之清河口,即淇河口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