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具象的东西
可以让我们与浩瀚的历史相遇,
文物一定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凝视那些来自数千年前的瑰宝,
就如触发了一场往来今古的穿越之旅,
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都流转于凝眸的一瞬:
我们立于兵马俑阵前,
听千年前的雷雷战声;
我们细品清明上河图,
看北宋繁华盛景的再现;
我们端详着长信宫灯,
想象它如何照亮过西汉的一夜……
而这些国宝,是如何鉴定的,
从考古现场被发掘到陈列于博物馆的橱窗,
这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在这番故事里,
有一个群体不能不提——
考古和文物工作者。
今天《夜读》要给大家介绍的,
便是这样一位
和文物、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
文物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
孙机。
93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上一天班,
他说:
越做这个工作,越认为这个工作值得做。
一
认识孙机先生的人,
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较真。
在他自己看来,
历史的魅力恰恰来自于真实,
一个东西不对就是不对,
哪怕“文词上比较委婉”,
也一定要保证“是非上比较明确”。
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北唐县出了一批茶具,
有烧茶的风炉、有茶瓶、茶臼等等,
其中还有个小人,
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也不太受重视,
登记的时候就叫“小石人”,
拿到国外展览时保险底价也没多少钱。
可是,
经过孙老认真研究,考察比对各种资料,
认定它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
茶神陆羽像。
这个重大的发现,
让原先平平无奇的“小石人”身价大涨,
再拿到国外去展览,底价是原来的几百倍。
鉴定出全国唯一的一个陆羽像,
只不过是孙老文物研究生涯中的一处闲笔。
再来看下面这个文物,
大家想必不陌生,
没错,它就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后母戊”青铜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