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眼睛更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这扇窗来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而如今,近视在儿童中已司空见惯,近视率逐年提高,并且低龄化的现状更加突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根据2021年监测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为52.7%。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屈光不正(近视、散光、弱视、斜视)等问题,都在威胁着学生的健康。
议题一:孩子近视是谁惹的祸
王湘蓉:各位老师都是视力发育方面的专家,请问学生近视的成因有哪些?
陈洁:导致学生近视有两个因素:遗传性因素和环境因素。从临床研究上看,若父母双方一方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在15%左右。若父母双方均近视,子女近视概率大概是25%—30%。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大于600度),子女近视概率40%—60%。父母双方高度近视,子女近视的概率更高。环境方面,则受阅读习惯、坐姿、灯光,以及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唐萍:从临床看,近视发病率越来越低龄化,并且高度近视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数据显示,近视低龄化主要源于孩子过早、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比如孩子两三岁时,父母就开始让他们画画、看书等。此外,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网上学习,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距离太近,以及学习姿势不规范,都会造成近视。
卓业鸿:科学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与户外活动相比,室内活动并不能明显起到预防儿童近视的效果。因此户外阳光下的运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家长应主动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目”浴阳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及各地各级政府响应号召推出的地方综合近视防控方案中,均建议儿童青少年日均室外活动时长应至少保证2小时。
朱剑锋:2020年,上海市发布了地方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增加了LED教室照明灯具的相关要求。在蓝光危害、频闪和闪烁、灯具可靠性、显色性、照明功率密度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像均匀度、显色度、光的闪烁等指标,有些人眼能发现,有些需要专业仪器。比如光照射的均匀度,需要很多探测器在教室的不同点去探测。教室每一个点的光照度都要比较均匀,这样对学生的视力有好处,如果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就不太合适。引申到家庭中,一定要有一个背景灯,如果只开一盏台灯,光照集中在一个点,均匀度肯定不够。
关于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的问题,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户外活动项目,发现户外活动增加,能够减少近视的发生率,户外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风险就越低。并且需要有间断的户外活动,比如课间的户外活动就比较有效。研究表明,每天额外增加76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50%的近视发生风险。
翁史钧: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而言,近视的成因主要是视觉信号的异常。人类祖先并不读书,不太需要近距离观察物体的能力,他们在原始森林里活动,需要好的远处视力,因此眼睛都是为“远视”或者“正视”服务的。所以,对人类原本为“远视”而“设计”的眼球而言,近处的物体其实就可算是一种“异常”的视觉信号,是会导致视像模糊的。近视距工作的时间长了,眼球的生长发育就不得不针对这种模糊的视像进行调整,促使眼轴病理性拉长,从而使近处物体的视像正好落到视网膜上。但是这样一来,远处射来的光线只能聚焦于视网膜之前,不能恰好在视网膜上聚焦和清晰成像,也就形成近视了。
由于一些非侵入性的实验技术还不够发达,目前很难以临床病人为对象开展细胞、分子水平的近视研究,因此,实验室从动物模型入手,主要用小鼠建立实验性近视模型,通过某种手段,让小鼠的眼轴产生非正常发育范畴内的、“额外”的拉长,来模拟人类近视的主要病理表现。